摘要:在这些登山遇难者中,有两位在攀登珠峰的路线上特别出名,他们遇难后的遗体被过往登山者当成了攀登珠峰的路标,这两人就是“睡美人”佛兰西斯·阿森蒂夫和“绿靴子”泽旺·帕卓。在佛兰西斯·阿森蒂夫遇难之后,她的遗体就一直停留在当初遇难的地方,被后来的登山者称为“睡美人”,逐渐成为了珠峰上的一个著名路标。

人因梦想而伟大,因筑梦而踏实——马丁·路德·金

1953年5月29日,来自新西兰的著名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成功登顶珠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踏上世界之巅。从此之后,登顶珠峰成为了所有登山者的梦想。对于那些具有探险精神的登山者来说,只要能够顺利登顶珠峰,无论是什么样的代价都可以付出,哪怕是为此付出生命。

生命和梦想,孰轻孰重?

对于人类来说,探险精神无疑是一种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可是在人类已经揭开地球神秘面纱的今天,仅仅是为了登顶珠峰就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值得呢?可能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不同的答案。

如果从登山者的角度来看,攀登珠峰面临的生命危险和一生梦想比起来,肯定是梦想更加重要。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有着普通人所缺乏的探险精神,这也是他们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动力源泉。可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些为了梦想而失去生命的登山者,实在令人感到万分惋惜。

自从上世纪20年代人类第一次试图向珠峰发起挑战至今,已经有超过300名登山者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不幸遇难,而他们的遗体现在仍然留在珠峰之上。这些因为攀登珠峰而遇难的登山者,很多都是有名有姓,为何至今没有亲属去给他们收尸呢?这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

“睡美人”和“绿靴子”

在通往珠峰的各条登山路线上,一共有着300多具登山遇难者的遗体,大部分是处于海拔8000米之上。这些在攀登珠峰过程中遇难的登山者,默默地向后来者们述说着攀登珠峰的危险和残酷。在这些登山遇难者中,有两位在攀登珠峰的路线上特别出名,他们遇难后的遗体被过往登山者当成了攀登珠峰的路标,这两人就是“睡美人”佛兰西斯·阿森蒂夫和“绿靴子”泽旺·帕卓。

1998年5月22日,美国登山家佛兰西斯·阿森蒂夫和丈夫谢尔盖在没有使用氧气设备的情况下成功登顶珠峰,创造了人类攀登珠峰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但是在下山的过程中,佛兰西斯·阿森蒂夫因为缺氧,在珠峰海拔8600米的位置不幸遇难,她的丈夫谢尔盖在下山求援时也下落不明。

在佛兰西斯·阿森蒂夫遇难之后,她的遗体就一直停留在当初遇难的地方,被后来的登山者称为“睡美人”,逐渐成为了珠峰上的一个著名路标。攀登珠峰的那些登山者到达“睡美人”所在的位置时,就可以知道距离珠峰已经是近在咫尺了。

除了“睡美人”之外,“绿靴子”也是珠峰上的一个著名路标。“绿靴子”泽旺·帕卓是一位印度登山者,他在1996年攀登珠峰的过程中失踪。直到数年之后,人们才根据他遗体所穿的绿色登山靴判断出他的身份。泽旺·帕卓遇难的地方也因此被称为“绿靴洞”,珠峰上另一个著名登山遇难者“休息者”戴维·夏普也是在这里遇难。

“休息者”戴维·夏普

戴维·夏普并不是一名专业的登山者,他是一位来自英国约克郡的工程师。不过,戴维·夏普十分热衷登山运动,有着丰富的登山经验。2006年5月15日,戴维·夏普只带着2个4升容量的氧气瓶就向珠峰发起了挑战。在此之前,戴维·夏普曾经有过两次挑战珠峰的经历,每次都是在海拔8400米的位置因为天气等因素无功而返。

一般来说,攀登珠峰的登山者最少都会配备5个氧气瓶,而戴维·夏普错误的估计了攀登珠峰的难度,所以只带了两个2氧气瓶,这样的氧气储备肯定是无法满足登山消耗的。当戴维·夏普攀登到海拔8500的位置时,因为严重缺氧只能躲进“绿靴洞”里休息,最后因为缺氧而遇难。

当戴维·夏普蜷缩在“绿靴洞”里休息时,有超过40名登山者从他身旁经过,但是却没有一人向他提供帮助,新西兰登山者马克·英格利斯就是其中之一。

马克·英格利斯是一位双腿截肢的登山家,他和戴维·夏普同一天向珠峰发起了挑战,并且成功登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登上珠峰的“无腿英雄”。他在下山之后,很多人指责他见死不救,对此他反驳说:在海拔8000米左右,人的耐力就已经达到极限,这个时候的登山者已经是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对戴维·夏普施救。

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初“睡美人”佛兰西斯·阿森蒂夫因为缺氧在原地等待救援时,也遇到过另外两名登山者沃达尔和凯茜。虽然达沃尔两人有心提供帮助,但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看着佛兰西斯·阿森蒂夫因为缺氧而遇难。直到9年之后,达沃尔还因为此事自责,他再次登上珠峰想要将佛兰西斯·阿森蒂夫遗体运下山安葬,最终也因为难度太大,只能给她在珠峰上用石头堆砌了一个简易墓地。

戴维·夏普在出发前也曾经安慰过母亲不必担心,他说:“那里到处都是登山者,你永远不会孤单。”在他遇难之后,他的家人也曾经想过要将他的遗体运下山,但是也因为难度太大而放弃。对于这些登山遇难者的亲属来说,他们虽然很想将亲人的遗体运下山,但是因为珠峰上恶劣的自然条件,只能选择放弃。

结语

在珠峰海拔超过8000米以上的位置,氧气含量只有正常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即使有氧气瓶的辅助,登山者的身体还是会因为缺氧,导致体能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自身尚且难保,哪还有余力帮助别人,更别说将遇难者遗体运下山了,这几乎是不可能靠人力完成的工作。

而且,珠峰上的自然环境又十分恶劣,机械设备更是很难发挥作用。因此,这些攀登珠峰的遇难者,就只能永远长眠于珠峰之上了。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能够长眠在梦想征服的地方,也算是一种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