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红专205型教练机初步设计方案木质模型

定型批02架红专502型教练机正在吊装发动机

红专502进行静力试验

有关研制人员在红专502型教练机前合影

1958年,红专502型教练机试飞前检查

1961年12月18日初教六(红专502)教练机制造成功庆祝大会会场

1979年初教六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状

初教6停在跑道上

初教6准备起飞

初教6飞机在进行飞行表演

2018年,全新涂装的初教6在跑道上滑行起飞

初教6飞机在进行飞行表演

南昌新闻网讯 2018年8月27日,南昌航空工业洪都生产的初教6迎来了她的60周年首飞纪念日。四季交替,岁月更迭,作为我国元勋级初级教练机,初教6的出现不仅在航空工业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我国飞行员培养立下了不朽功勋。

1958年初,在新中国第一架飞机首飞成功后的第四年,320厂(现为航空工业洪都)接到了研制红专502飞机(后命名为初教6)的任务。1958年6月初,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设计室20余人携带资料到达南昌,在洪都开启了新一轮热火朝天的攻坚战。多少个日夜,车间的干部职工坚守在岗位上奋战不息。1958年7月,红专502第01号机在经过两周初装、七昼夜总装、一天试飞准备工作后,完成了静力试验和起落架落振试验。当年8月27日,红专502第02号机由试飞员吕茂繁、何银喜驾驶,从青云谱机场起飞,成功地飞上了祖国的蓝天。1961年12月28日,第一批3架红专502飞机交付部队使用。1962年1月5日,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红专502飞机定型,投入批生产。1962年年底,航空工业洪都生产的36架红专502交付使用。1964年11月,红专502正式定名为初教6。初教6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已从修理、仿制飞机发展到自行设计制造的新阶段。

路遥知马力。作为一款持续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飞机,初教6以其良好的操控性和高性价比赢得了国内外航空界的广泛赞誉。1979年12月,经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批准,初教6型教练机荣获国家金质奖章,成为了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飞机。2015年9月3日,初教6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精彩亮相,完成了阅兵首秀。时至今日,初教6已生产近3千架,广泛应用于中国空海军、航校等单位的飞行员培养,并出口至众多国家,在国内外均享有盛名。作为中国飞行员的“启蒙教练机”,初教6被赋予了“中国飞行员的摇篮”“飞行员初恋”等亲切昵称。(冯昀堃 全媒体记者 马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