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紀念碑谷》很多朋友都玩過,小編第一次玩的時候,真的是一邊大呼神奇,一邊又覺得不可思議!感覺每一關都有一塊磁鐵在吸引着我跳進去。每每動過一個按鈕、機關,畫面的空間關係都會發生讓你意想不到的變化,建築上下層的關係變成同一水平面的關係,豎向的爬梯突然一轉變成橫向的路,這在遊戲裏都是常見。而且玩這個遊戲常常需要換個角度去看問題,腦洞能有多大放多大。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舉個例子(上下層關係因爲一個旋轉按鈕變成了同一層關係)

當然,遊戲只是個引子(大家可以自己去下載感受),今天我們的主角是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名字好長,小編不但記起來有困難,念起來都有困難......心疼自己一秒...)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大家要問了,他和《紀念碑谷》有什麼關係,別急......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

他欺騙了你的眼睛

他難以被歸類,甚至藝術史也曾刻意將其遺忘。

他影響了衆多科學家、音樂人、導演...還有今天的遊戲。

他是荷蘭版畫大師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 Maurits Cornelis Escher )。

此刻,即使你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你也一定見過他的作品,或者看過受他影響的電影,又或者是着迷過小編上面提到的那款名叫《紀念碑谷》的遊戲。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放這張是想花癡下,真的是有顏有才......(❤´艸`❤)

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M·C·Escher),1898-1972,生於荷蘭呂伐登,逝於荷蘭拉倫。他主要的創作生涯集中在1941-1970住在巴倫這30年,距現在其實並不遙遠。其父是建築師,還有個地質學家哥哥,想必對他的藝術創作不無影響。

他的藝術天賦在大學時已明顯展現,而素材的積累肇始於1922年在西班牙格拉納達阿爾罕布拉宮(摩爾式建築的巔峯之作,世界建築史裏的一顆明珠),這座14世紀的穆斯林建築運用在墻壁和地板上的平面鑲嵌圖案讓他對密鋪平面產生了興趣,並且嘗試應用在作品中。雖然開始的嘗試並不是很成功,而且還一度放棄了這個主題,但當時的作品中已不難看出他天賦不凡。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八張臉》,木刻,1922,埃舍爾的第一幅平面鑲嵌(的確天賦不凡!)

1923年遇上心愛的瑞典姑娘並於1924年步入婚姻殿堂。在羅馬居住到1935年,然後又去瑞士住了兩年,1937-1941在比利時,因爲二戰爆發又回到了荷蘭,安心作畫。

下面請準備好你的腦洞,來欣賞下“鬼才”愛舍爾的作品(小編溫馨提示:保護好你的眼睛,扶好你的下巴......)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觀景樓》 石版畫 1958 年

《觀景樓》是埃舍爾的代表作品之一,一眼看上去,畫面和諧而靜謐。細緻觀看時就會發現,觀景樓的二層和三層竟然一個爲縱向、一個爲橫向,並且支撐樓面的石柱也是交錯的。更有意思的是,處於畫面邊緣左下角男孩手中的“玩具”——一個立方體,一個不可能的立方體。這個立方體就是最早的“不可能圖形”( impossible figure ),這類圖形是人類視覺對一個二維圖形進行三維投射時形成的光學錯覺,在三維空間中它不可能存在。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升與降》 石版畫 1960 年

埃舍爾的作品中充滿了這類奇幻因素,《紀念碑谷》的製作人 Ken Wong 曾說,正是埃舍爾的名作《升與降》給了其靈感才製作出這款遊戲。

作品《升與降》中,樓頂分別有兩隊教士,一路向上走,一路向下行,誰升?誰降?很難說,他們最終都是在相近的平面上打轉。

這種視錯覺帶來的感觀體驗令人着迷,甚至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可以使人長久駐足。但埃舍爾又不只是在塑造“不可能圖形”,《生與降》中的畫面左側有一位悠閒的觀察者,他彷彿是埃舍爾自己,在平靜地看着樓上發生的一切;畫面下方還有一位,他的等待,在等待更多的“打轉者”。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靜物與街景》 木刻版畫 1937 年

1936 年第二次遊歷阿爾罕布拉宮摹畫歸來後,那些單調的圖案在埃舍爾的腦子裏,打開了具有無窮變換空間的版畫世界的大門。

他說,僅僅是幾何圖形是枯燥的,但只要賦予他生命,它就有了靈魂。

這幅 1937 年的木刻《靜物和街景》是其少有的超現實主義畫作,畫中的街道和自己的書桌糅合一體。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美洲鱷》 石版畫 1943 年

《美洲鱷》算是埃舍爾最著名的關於二維三維變換的作品,在這件作品中,他如同一位思想在向世人提問:

美洲鱷的起點是哪裏?

是紙上,是生物書上,還是收納罐裏?

我們的起源是哪裏?

我們的未來又在哪裏?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陽臺》 石版畫 1945 年

埃舍爾50歲的時候在美國得到大家的認可,很大一部分得益於嬉皮士對其作品的癡迷,滾石在 1970 年的文案中將埃舍爾介紹給美國主流文化。他的版畫後來更是橫掃 60 年代的搖滾專輯封面,包括斷頭臺樂隊的《 L 和 P 》以及喧鬧者摩特出道時的同名專輯。

埃舍爾作品受到嬉皮士追捧的重要原因是它的“致幻”作用,特別是他的石版畫《陽臺》讓人着迷。如果你仔細觀看《陽臺》,畫面中央被放大的植物大麻就會直接衝擊你的視覺。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騎士》 版畫 1946 年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高與低》 石版畫 1947 年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瀑布》 石版畫 1961 年

《瀑布》是埃舍爾最爲人所知的作品之一,水流不息,卻毫不現實。畫面下方同樣有一位觀察者,此時,他既是畫外的觀看者,也是埃舍爾自己。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相對論》,石版畫,1953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日與夜》,木刻,1938,副本銷售量最高的作品。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循環》,石版畫,1938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異度空間I》,美柔汀,1946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畫手》,石版畫,1948,你一定在某處看過,只是不知道誰創作的,而現在,你知道了!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雙行星》,木刻,1949,兩顆複雜的正四面體,人造拱門與自然洞穴相互交錯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階梯宮》,石版畫,1951,可能是告別地心引力系列的開山之作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同心外殼》,木口木刻,1953

埃舍爾的作品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但小編相信只是這幾幅都要看好久,感覺一不小心都會被其中某一幅給吸進去。

埃舍爾不僅畫作驚奇,其影響力在電影中更爲顯見。吉姆·韓森 1986 年製作的由大衛·鮑伊主演電影《迷宮》就是向埃舍爾的作品致敬;諾蘭在其電影《盜夢空間》創造了一系列令人迷幻的、埃舍爾般的夢境,裏面的巴黎街道可以摺疊、彎曲;《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異次元風格的場景設計靈感也來自對埃舍爾作品的想象...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迷宮》某片段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盜夢空間》某片段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某場景

儘管埃舍爾並沒有像拉斐爾那樣因爲精湛的繪畫技巧而成爲後人乃至今天古典學院派的終生追崇對象,也沒有像印象主義之流那樣改變藝術發展進程中的繪畫表現方式,更不像杜尚那樣現成品藝術帶進博物館,將藝術的意義帶入另一個極端……這便是許多人認爲埃舍爾藝術的存在無足輕重的原因。然而,埃舍爾的影響力是獨一無二的,並不能簡單地放在審美觀念裏和其他流派相提並論。哪個畫家能像他那樣,用這些古怪的,惡作劇似的作品,吸引所有非藝術界專家的注意力呢?當遊戲《紀念碑股》一再佔據各大排名榜首的時候,你可別忘了,這是一個執着的荷蘭藝術家,在二戰時期自己陰冷的家中伏案數十年研究出來的傑作啊。

玩過“紀念碑谷”的你應該知道“鬼才”埃舍爾

(文章內容整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