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日本天狗的形象之所以會那麼醜惡,與我國故事中的一種認知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從平安時代開始,日本的天狗形象有了非常大的改變。

在古代的志怪典籍山海經中,有過這樣一段描寫“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貓貓(也作榴榴),可以御兇”。這話說的意思是,在陰山,有一隻獸,他的樣子像狐狸一樣,還有白色的頭,人們叫他天狗,它的聲音像是榴榴一樣,可以用來抵禦兇險的事情。

它是山海經中的天狗,在中日的不同發展中,一個爲獸一個爲妖

可以說,這是最早的天狗的形象。而在《大荒西經》中,又是這樣記載的“巫山有赤犬,名曰天犬”。可以說,這兩本不同的古籍中,都爲我們介紹了古代的天狗形象,也讓我們明確的知道,所謂的天狗,就是指山中的禽類,而不是天上的飛禽。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和日本的神話故事中,都有天狗這個形象。

但不同的是,在我們的故事中,天狗的形象是一隻獸,但是,在日本的神話中,天狗的形象是有非常大改變的。其實,最開始,日本的天狗一詞也是來源於我們的山海經的,而且,在古代的記載中,他們的天狗形象也一直和我們相似。他們有些時候,也叫天狗是天狐。而兩者真正有了區別,則是在平安時代。

從平安時代開始,日本的天狗形象有了非常大的改變。他們的臉是大紅色的,還有着高高的鼻子,像長臂猿,身材也非常的高大,總是穿着僧服和木屐,手裏會拿着團扇或者羽扇,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怪物。最爲重要的是,他們還有一雙翅膀,可以飛。

它是山海經中的天狗,在中日的不同發展中,一個爲獸一個爲妖

至於說,這個天狗是如何出現的,據說與日本古事記裏的那個猿田彥命有很大的關係。猿田彥命是記載中的接引神,面貌怪異,是紅色的。本是神的他,卻有着不好的經歷,那就是他其實是一個國津神的叛徒。所以,在這種說法下,天狗的形象也逐漸成爲了這種醜惡的妖怪,更是成爲了日本妖怪中,最有名的一個。

其實,日本天狗的形象之所以會那麼醜惡,與我國故事中的一種認知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天狗本是一隻獸,之所以會有天狗食日的說法,還是因爲東晉時期的污穢呢!當時,東晉的郭璞在自己的註釋中,將天狗解釋爲了天狗星。在《逸周書》中說道:“天狗所止地盡傾,餘光燭天爲流星,長數十丈,其疾如風,其聲如雷,其光如電。吳楚七國反時,犬過樑國者是也”。

它是山海經中的天狗,在中日的不同發展中,一個爲獸一個爲妖

這的意思,其實就是在說,天狗星的威力,他會化作流星,從天際降落。在古人的眼中,天狗星的掉落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就這樣,因爲天狗星的原因,天狗也成爲了人們眼中既受崇拜也會害怕的存在。在清朝的書籍中,就曾記載:“天狗星墜地,血食人間五千日,始於楚,遍及齊、趙,終於吳,其光不及兩廣”。可見,在人們的眼中,天狗星是危險的存在。

與我們保持同樣想法的,其實也有日本。他們也常常在自己的古典書籍中,用天狗來比喻流星和彗星。日本的古書中也有記載,如果出現流星劃過,那在亂世的時候,就一定會有異像。於是,在這樣思維下,天狗的形象也逐漸豐富,成爲了如今人們眼中的日本妖怪大天狗。

它是山海經中的天狗,在中日的不同發展中,一個爲獸一個爲妖

不過,在我們的神話故事中,關於天狗食日,其實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據說,古時候,有一位公子叫做目連,他很善良,可他的母親很兇狠。一日,目連的母親準備了三百六十隻狗肉包子,要去寺廟施齋,就是爲讓和尚破自己的戒。看到母親這樣做,目連多次勸阻,卻沒有效果。他只能是先告知了寺廟衆人,後來,在住持的帶領下,和尚們袖中藏着一個普通饅頭,保住了自己的齋戒。

但目連母親覺得這件事辦好了,很是開心。而這件事也被玉帝知道了。玉帝非常的生氣,更是直接將目連的母親變成惡狗,並且打入了十八層地獄。之後,目連努力修煉,多年後打開地獄大門,救出了自己的母親。可偏偏,這個時候的目連母親,已經變成了一隻惡犬。她想找玉帝算賬,卻找不到人,就只好將月亮和太陽吞食。可偏偏,她同時又害怕鑼鼓,爆竹的聲音。

它是山海經中的天狗,在中日的不同發展中,一個爲獸一個爲妖

於是,每次聽到這樣的聲音,她就會把月亮或者太陽放出來。可她有不甘心,所以,她總是不斷的在追趕月亮或者太陽,又不斷的受到鑼鼓等的影響。於是,民間有了天狗食月的說法,而每到這個時候,人們就會敲鑼,燃放鞭炮來趕跑天狗。

可以說,在不同的故事中,總是會有不同的文化發展。天狗的形象,在古代的典籍中,也在一步步的變化。就更加不用說是傳到日本的文化了,在日本的文化中,天狗的形象是那樣的,我們是需要知道的。一次來分辨兩個文化的差別,不是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