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3月份以來,北向資金淨流入已經達到了-524億元。5月17日,北向資金淨流入-56.11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張欣培 上海報道

5月20日,三大股指走的有些低迷。低開之後不斷探底,好在隨後有所回升。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收2870.60點,下跌0.41%;深證成指報收8916.11點,下跌0.93%;創業板下跌0.64%。兩市累計成交4627億元。

Wind數據顯示,今日北向資金淨流入-24.26億元,其中滬股通-14.78億元,深股通-9.49億元。但這樣的淨流入規模並不是最糟糕的。5月17日,北向資金淨流入-56.11億元。5月16日,北向資金淨流入-33.97億元。

實際上,從3月份開始,北向資金就一改此前大舉掃貨的模式,改爲一路狂賣。例如,在5月14日,北向資金單日淨流入達到了-109億元。近一月北向資金淨流入-476.22億元,近一週爲-214.27億元。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3月份以來,北向資金淨流入已經達到了-524億元。而在今年前兩個月北向資金的淨流入規模是1210.80億元。

從“買買買”到“賣賣賣”,北向資金爲何會發生如此大的轉變?事實上,市場上一直有假外資的言論,不過這部分佔比十分有限。

“目前確實存在一部分通過陸股通流入到A股市場的披着外資馬甲的內地資金,這些資金通常會在香港配以比內地更低利息的槓槓。因爲控制這些資金的人就來在境內,所以可以稱爲假外資。”丹陽投資首席投資官康水躍向記者表示,假外資通常是遊資出身,更加崇尚短線及波段交易。他們在爲市場提供流動性及活躍度的同時,也加劇了市場波動。

“這類資金統計上存在難度,所以佔比多少不得而知。但從北向資金的前十大託管機構的統計中可知,外資機構託管金額佔比超過九成,而國際基金通常都是託管在外資投行,所以推測這些北向資金大部分是真外資,假外資成份較低,他們的影響有限。”康水躍告訴記者。

對於外資的持續流出,有業內人士認爲或與人民幣的持續貶值有關。康水躍認爲,並不是因爲外資看空人民幣預期所以在人民幣貶值之前撤出。“雖然本次北向資金大幅淨流出與人民幣貶值幾乎同步發生,但很難說是因爲人民幣貶值導致北向資金大幅淨流出,因爲二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底層影響因子:中美博弈愈發嚴峻。”康水躍表示。

天谷資產策略總監錢戔鑫認爲,北向資金的持續流出,一方面是今年第一季度市場的漲幅非常巨大,以白馬股平安、招行、茅臺爲例,漲幅都非常可觀,資金在高位進行減持,非常正常、合理。

“外資需要區分主動投資型和被動配置型的,主動投資型的流入流出帶有炒作風格,他們投資的標的和時機難以預判,而被動配置型的,可以參考MSCI等指數把A股納入權重的步驟,這些配置資金是更持續的購買資金。”雷根基金表示。

“北向資金向來被稱爲市場最聰明的資金,對投資者頗具指導意義,不過還是提醒大家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控制好倉位可能還更加有意義一些。”奶酪基金董事合夥人喬文明表示。

儘管近期外資呈現出持續淨流出狀態,但這種淨流出僅是局部現象,也是暫時現象。

“把時間週期拉長到一年以上,外資入華是一個不可扭轉的大趨勢。除了已經開通的陸港通、入摩、QFII擴容,還在不遠將來的入富時、入標普道瓊斯等都會帶來的增量外資。”5月20日,康水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