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技術成果之一的“分子動力學模擬平臺”,是一個開放的基礎科研計算平臺,其核心軟件名爲DeepPMD-kit,採用Python/c++編程語言,支持安卓系統,可對常見材料和分子體系構建系統力場,爲特定用戶指定的特定體系生成準確的力場模型。

“這將推動整個模型領域發展,是基礎科學的重要研究工具,在化學反應、高精尖材料、藥物設計等方面有重要的應用前景。”成果發佈人張林峯表示,它通過基於機器學習的力場模型(Deep Potential)和新的數據抽樣方法(Reinforced Dynamics),解決了長久以來分子模擬精度與效率難以兼顧的難題。目前,此平臺已經應用於高溫合金、反應力場、物質相圖研究、高性能計算、團簇生長、能源材料等領域的分子動力學研究,受到了國內外科研人員諸多褒獎。

另一項重點技術成果是“基於大數據的宏觀經濟分析”技術,它利用大數據收集、機器學習算法,收集規整“全樣本個人”“全樣本企業”和“典型區域”三大類數據,構建了用大數據分析宏觀經濟的知識圖譜。成果發佈人楊雨成表示,它是一套全新的方法論,爲宏觀研究與政策分析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打破了高度依賴加總統計數據的傳統侷限。

張林峯、楊雨成是北京大數據研究院的實習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研究生,他們儘管很“年輕”,但已成爲研究院重點項目的科研骨幹。這得益於研究院的體制機制創新。

據瞭解,三年前,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四方共同支持設立北京大數據研究院。三年來,研究院通過“大學+民非+企業”體制創新、“雙聘制”機制創新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運營模式創新,吸引了一批國際大數據頂尖研發人才,孵化了墨奇科技、博雅大數據學院、品見智能等一批創新型企業,形成了多方協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的“北京模式”。通過支撐“大數據分析和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參與“醫療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勇挑國家大數據產業化重擔,建立了大數據的“北京品牌”。

“大數據落地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投入大,回報週期長,需要打造一個‘尖刀隊’來趟平一條路,大數據研究院目標之一就是成爲這樣的‘尖刀隊’。”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鄂維南介紹說,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是核心技術攻關的先鋒隊,一項重要工作是把實際問題凝練成科研問題,集中攻關。

如何建立高效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如何切實完成大數據落地這一複雜系統工程?鄂維南指出,門道在人工智能在科研的應用(AI for science)。大數據研究院通過創新科研方法和科研模式,全面推進以大數據爲基礎的科研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個讓年輕人充分發揮作用的平臺。他介紹說,傳統的科研“套路”中,從數據中總結規律的“開普勒範式”面臨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難,尋求基本原理的“牛頓範式”卻難以處理複雜問題。一方面,“機器學習+物理模型”有機結合,既能面對複雜問題,又不脫離基本原理,可以徹底改變科研創新的方法;另一方面,通過科研模式創新,降低門檻,把科研人員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縮短實驗室課題與實際應用難題的距離,讓科研人員把經歷聚焦在真正感興趣的問題上,推動科研由“小農模式”向“大工業模式”演變。

發佈會上,“新一代指紋識別技術”作爲一項企業孵化成果發佈。北京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墨奇科技創始人邰騁表示,該技術解決方案在十億級別的指紋比對上實現了實時高精度比對,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夠實現指紋比對完全自動化的技術,被指紋專家稱爲“指紋技術的革命”。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副所長李建瓴表示,這項技術已幫助全國刑偵人員破獲了多起案件,成功應用在公安實踐。

科大訊飛、旋極信息、先進數通三家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合作企業在發佈會上分別發佈了“訊飛交通超腦”“國家北斗網格碼標準及成果”和“金融風控反欺詐”等成果,研究院產業化合作成效充分顯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