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喝茶是單純的爲了提神醒腦;有人喝茶是爲了嗅覺與味覺的終極體驗以獲得身心愉悅;有人喝茶是爲了它的藥用保健作用。

如今,越來越多人注重茶的藥用價值。經常會有人問圖圖,胃痛喝什麼茶好?減肥喝什麼茶好?便祕喝什麼茶好?上火了喝什麼茶好?失眠該怎麼喝茶?

今天我們從茶葉藥用的共性說到不同茶類表達藥用的異性,總結不同茶類的藥效,談談如何最大可能地發揮茶葉的保健作用。

從中醫的角度看茶葉藥用的共性

若說茶的藥用,不得不先說中醫理論的“四性”(寒、涼、溫、熱)、“五味”(酸、甜、苦、辣、鹹)和“毒性”。

茶性偏涼,微寒;味主苦,兼甘;無無毒性。

“甘味多補,苦味多瀉(攻)”,茶有苦有甘,所以它既有攻又有補。

補則止咳生津,益氣力,延年益壽;

瀉(攻)則清熱解毒、消暑消食、去膩祛痰、利水通便、祛風解表。

中醫理論除了講究“四性”、“五味”、“毒性”,它還講究“歸經”和“升降沉浮”。

一般中藥只歸一兩個經絡或臟腑,而茶是歸五經(心、肝、脾、肺、腎),它攻與補作用於軀體的五臟六腑。

茶既有升浮又有沉降。升浮則祛風解表、清頭目;沉降則下氣、利水、通便。這是所有茶類的性味攻補。

不同茶類表達的不同藥效

茶葉經採製之後,因製作工藝不同,又表現出不同的藥用功效。

綠茶

抗衰老、美白:綠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和維生素含量高,能夠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減少脂褐素的形成和沉澱;達到延緩衰老、美白肌膚的效果。

輔助治療糖尿病:綠茶中豐富的兒茶素類化合物和維生素對人體的糖代謝障礙有調節作用,其中兒茶素類化合物對澱粉酶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所以綠茶有明顯的降血糖效果,可以輔助治療糖尿病。

明目:綠茶富含各種維生素,人眼的晶體對維生素的需求量高,若攝入維生素C不足易患白內障,攝入維生素A不足易得夜盲症。因此,多飲綠茶可以預防眼疾。

清熱解暑:綠茶性涼,又富含維生素,有清熱下火,解暑祛毒的功效。

紅茶

暖胃、益氣補血:紅茶性熱,小葉種紅茶清醇甜柔且無刺激,適合腸胃弱的人飲用。大葉種紅茶多酚類物質及多酚氧化產物的含量高,濃度高,收斂性強,加入牛奶或者紅糖,有暖胃健脾,益氣補血的作用。

白茶

退熱降火、通便:白茶性清涼,有退熱降火之功效;若白茶湯加入蜂蜜,有潤腸通便之功效;若用白茶燉冰糖,可治療牙疼和燥熱引起的便祕等。

治療糖尿病:白茶的茶多糖是所有茶類中含量最高的,不炒不揉的工藝特點,使得它含有的茶多糖基本沒有被破壞。而茶多糖能夠有效的降低血糖,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功效。因茶多糖在高溫下易被破壞,建議用50℃以下的涼開水長時間充分浸泡。

抗衰老:白茶自由基含量低,黃酮類物質和氨基酸含量高,能夠有效抗衰老。

烏龍茶

高血脂、高血壓:烏龍茶原料成熟度高,富含茶多糖和茶皁素,能夠有效降低血壓、血脂,達到治療高血壓和高血脂的效果。

腸胃疾病、風寒感冒:經五年以上陳化的烏龍茶性質溫和,對腸胃疾病和風寒感冒有着特殊的療效。

黑茶

通便:茶性溫潤,滋養腸道,能夠有效排泄宿便。

預防齲齒:黑茶原料較粗老,氟元素含量高,氟有防齲堅骨的作用,而且茶多酚能殺牙齒周邊細菌,黑茶對預防齲齒起作用。

黃茶

健脾開胃:黃茶在悶黃時,會產生大量的消化酶,可用於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不適狀況,有健脾養胃的功效。

喝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要適量飲用哦,相信你也懂得“物極必反”“過猶不及”的道理。

需要注意的是,平時腸胃不好的人及孕期、經期的婦女宜喝淡茶,不宜喝濃茶及新炒制的茶。

有失眠狀況及睡眠質量差的人最好避免晚上喝茶,如果不得不喝,建議喝淡茶,而且不喝頭兩道茶湯,因爲頭兩茶湯咖啡鹼的釋出量大,容易影響睡眠。

雖然茶是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是身體出現不適還是建議去醫院,不要想着喝喝茶就能好,畢竟茶的藥性作用是微小的,喝茶比較適合平時的養生保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