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於 WeChat Moments(ID:WechatMoments)

在古代,由於技術限制

遠程通訊基本靠等

一封家書等家人看到

中間物事不知已流轉幾輪

由於通訊延遲

失聯也是常有的事

有人特意統計了全唐詩

「55000多首中有 159首

是詩人沒找到對方而發的感概」

如今即使通訊軟件一觸即達

信息傳達不必等待車馬

只要對方願意,你發出去的消息立馬能有迴響

但通訊的便利卻也催生了新的焦慮

——秒回,讓人疲憊

縱使後宮表情包三千

熟讀社會人語錄三百

看到這樣的標題我還是會虎軀一震

在社交禮儀中

秒回儼然已被納入道德體系

更有情感寫手們不辭辛勞

爲秒回賦予愛的重量

喜歡就要秒回,不秒回就是不在意

四捨五入就是你不愛我

是什麼讓我們對秒回有了那麼多期待

不惜暴露自己脆弱敏感的一面?

研究科技和自我主動性的MIT教授

Sherry Turkle說

「即時通訊營造了一種

我們想聯繫誰都能來立刻得到回應的氛圍

但如果對方沒及時回應

你就會爲此焦慮不安

這是獲得便捷通訊所要付出的代價

在線聊天看不到人的神情動態、情緒反饋

回覆速度因此成爲反應對方

對這段談話重視程度的重要參照

回覆時間越長

中間的不確定因素就會越多

越容易讓人浮想聯翩

尤其是戀愛中的男女

處於精神觸覺的高能時期

更容易患得患失

即時通訊的語境存在一種雙向內涵

一方面,它能滿足發信人及時傳遞消息的需求

另一方面,它讓收信人有了選擇回覆時間的餘地

因此,纔出現一方膨脹的秒回需求

和另一方式微的回覆速度之間的矛盾

我們問訪了一些編輯

他們也分享了一些

未能及時回覆消息的情況

主要是爲了互相洗白

佛繫上班狗

累到沒有力氣看手機

@無馬之馬

作爲一個苦逼上班族

每天拖着倦體回到家

看到沙發就像看到了極樂淨土

躺下不出三秒就能陷入勞作後賢者時間

這時候哪還有心情處理消息

社交浪女

有遊戲,男朋友算什麼

@87號編輯

遊戲的時候誰會騷氣走位推着塔

突然跳出去查看消息呀?

那以後誰還敢帶我開黑

這不符合娛樂精神

就算是男朋友發消息

我也不會拋棄隊友不管不顧

噢對了,我沒有男朋友

社恐症獨白

延遲迴復的那幾分鐘是我續命的機會

@望空

作爲一個線下線上表裏如一的社恐患者

不知道回覆什麼是我的社交常態

時常會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之間猶疑很久

熟悉我的人大概不會對我有秒回期待吧

但其實,每條發過來的消息我都反覆看了好幾遍

工作狂人

不回覆可能是因爲我在忙工作

@lobo

我會在工作和閒聊之間優先選擇前者

有時候等到工作的事情談完

再去回覆朋友的消息,兩個人會有些尬

畢竟人的情緒都是有期限的

過了那個時機,人家想傾訴的心情也煙消雲散

或者找到了其他的出口

失智少女

我明明回覆了呀!

@豬豬配齊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遇到過

盯着某條消息,盯着盯着就產生了

「我已經回覆過」的錯覺

因爲這樣,我已經被拉黑過幾次orz……

有類似症狀的請艾特我

我要截圖向他們證明

我沒有因爲喜提和諧號而膨脹

秒回的原因大都相似

不秒回的人各有各的理由

即時通訊雖然能打破重洋阻隔

但本身也可能存在時空上的錯位

聊天本身也是一種信息交換

秒回考驗的是人信息碎片的處理能力

單個信息處理效率越高,遺失的信息也會越少

再加上發信人和收信人個體境遇的不同

要實現一場情投意合的交流

其實最需要的是剋制和換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