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 WeChat Moments(ID:WechatMoments)

在古代,由于技术限制

远程通讯基本靠等

一封家书等家人看到

中间物事不知已流转几轮

由于通讯延迟

失联也是常有的事

有人特意统计了全唐诗

「55000多首中有 159首

是诗人没找到对方而发的感概」

如今即使通讯软件一触即达

信息传达不必等待车马

只要对方愿意,你发出去的消息立马能有回响

但通讯的便利却也催生了新的焦虑

——秒回,让人疲惫

纵使后宫表情包三千

熟读社会人语录三百

看到这样的标题我还是会虎躯一震

在社交礼仪中

秒回俨然已被纳入道德体系

更有情感写手们不辞辛劳

为秒回赋予爱的重量

喜欢就要秒回,不秒回就是不在意

四舍五入就是你不爱我

是什么让我们对秒回有了那么多期待

不惜暴露自己脆弱敏感的一面?

研究科技和自我主动性的MIT教授

Sherry Turkle说

「即时通讯营造了一种

我们想联系谁都能来立刻得到回应的氛围

但如果对方没及时回应

你就会为此焦虑不安

这是获得便捷通讯所要付出的代价

在线聊天看不到人的神情动态、情绪反馈

回复速度因此成为反应对方

对这段谈话重视程度的重要参照

回复时间越长

中间的不确定因素就会越多

越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尤其是恋爱中的男女

处于精神触觉的高能时期

更容易患得患失

即时通讯的语境存在一种双向内涵

一方面,它能满足发信人及时传递消息的需求

另一方面,它让收信人有了选择回复时间的余地

因此,才出现一方膨胀的秒回需求

和另一方式微的回复速度之间的矛盾

我们问访了一些编辑

他们也分享了一些

未能及时回复消息的情况

主要是为了互相洗白

佛系上班狗

累到没有力气看手机

@无马之马

作为一个苦逼上班族

每天拖着倦体回到家

看到沙发就像看到了极乐净土

躺下不出三秒就能陷入劳作后贤者时间

这时候哪还有心情处理消息

社交浪女

有游戏,男朋友算什么

@87号编辑

游戏的时候谁会骚气走位推着塔

突然跳出去查看消息呀?

那以后谁还敢带我开黑

这不符合娱乐精神

就算是男朋友发消息

我也不会抛弃队友不管不顾

噢对了,我没有男朋友

社恐症独白

延迟回复的那几分钟是我续命的机会

@望空

作为一个线下线上表里如一的社恐患者

不知道回复什么是我的社交常态

时常会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之间犹疑很久

熟悉我的人大概不会对我有秒回期待吧

但其实,每条发过来的消息我都反复看了好几遍

工作狂人

不回复可能是因为我在忙工作

@lobo

我会在工作和闲聊之间优先选择前者

有时候等到工作的事情谈完

再去回复朋友的消息,两个人会有些尬

毕竟人的情绪都是有期限的

过了那个时机,人家想倾诉的心情也烟消云散

或者找到了其他的出口

失智少女

我明明回复了呀!

@猪猪配齐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

盯着某条消息,盯着盯着就产生了

「我已经回复过」的错觉

因为这样,我已经被拉黑过几次orz……

有类似症状的请艾特我

我要截图向他们证明

我没有因为喜提和谐号而膨胀

秒回的原因大都相似

不秒回的人各有各的理由

即时通讯虽然能打破重洋阻隔

但本身也可能存在时空上的错位

聊天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交换

秒回考验的是人信息碎片的处理能力

单个信息处理效率越高,遗失的信息也会越少

再加上发信人和收信人个体境遇的不同

要实现一场情投意合的交流

其实最需要的是克制和换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