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难以有效解决普惠金融长期存在的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过高、普惠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融金所联合创始人张东波认为,而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互联网金融通过对科技的深耕细作,使得科技有效触达到金融的方方面面。如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金融企业可通过利用深度学习完善智能服务和智能风控,提升运营可持续性和成本可控性,从而回归普惠金融的初心。

张东波认为,普惠金融仍然是金融的一部分,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没有发生变化,但要有所成就,仍然则需要超越常规的金融商业思维。对类金融监管就一定要了解类金融业态,要研究其运行规律、风险点、作用原理,并根据这些制定法律法规和相关办法,有依据后才能更好地监管。所以,必须先立规矩,然后在严格准入的同时,注重日常监管。同时,类金融机构的信息一定要透明,否则会导致监管无从下手。融金所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新机遇,引导更多资金渗透到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从而提升实体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效率,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

未来到底如何发展普惠金融,将金融资源更多向普惠层面供给。张东波认为,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使普惠金融初心回归,需要充分调动发挥传统和新型、大型和小型、线上和线下金融组织机构的积极性、能动性,引导各类型机构和组织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市场定位,完善机制建设,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各类金融组织机构分工协作、互补竞合、共生共荣的金融生态圈。中国普惠金融在社会信用、技术工具、风控手段、能力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基建”工作,以及在业务模式上的不断创新,一个客观效果是让社会发展成果得到了更公平的阶层配置,融金所始终坚持普惠金融的初心,让一些在旧有金融秩序下没有机会改变生活的人获得更多机会,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