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青島的夏夜依然微涼,石老人沙灘上也從不缺少面對潮汐呢喃着的青春夢想。

週末的夜晚,如是書店石老人沙灘上的小小分店,兩處間隔不足百米的玻璃屋旁,永遠不缺少年輕的身影,人們三五成羣,有人在小小書屋內啜飲一杯咖啡,隔着360度無死角的玻璃牆映照出的自己和書店小景,呆望遠處暗影中的海面;有人埋頭在大堆課業材料中討論人生的終極答案;還有人坐在屋外的青石花壇邊,隨着民謠的律動搖擺起舞,空氣中瀰漫的都是自由和慵懶的味道。

這個夏季,如是書店策劃的時尚休閒閱讀風,爲青島海濱兩處面朝大海的全透視空間注入了“輕閱讀”時尚,圖書+咖啡+精釀+民間歌手的城市閱讀新場域,爲青島的夜生活增添了幾許閒適和愜意。據說兩週的民間歌手分別來自青島科技大學青音吉他協會和青島科技大學音樂愛好者協會,這是兩支早已活躍在露天音樂會、路演、晚會上的成熟樂團,一羣張揚着青春活力的年輕人。

不斷構築富有創造力的城市閱讀場景,似乎已成爲青島本土書店的一種本能。

“柔軟的民謠在夜色中停靠,沉默或喧鬧,冰涼的啤酒杯在手掌的溫度中彌散出小麥的香味,泡沫和時間對話。壺裏蒸汽升騰帶着細微的尖嘯,觸碰從頭頂傾瀉下來鵝黃色的柔和燈光,咖啡豆被磨碎在空氣中混雜了牛奶的味道”……“我們就在這裏看着有人在彈着琴歌唱,時間把吉他的琴頭微微彎曲,把鋼弦變得柔軟,讓弦枕積灰,讓指板上的手指印痕日漸明顯,也是在這樣的時間裏,我們聽着揉弦切音迴盪在落霞漸熄的餘光裏。”連續兩週,如是書店的微信公衆號極盡文藝浪漫之能勢,推介這處特別的夜書店,其實也用不着推介,年輕人似乎天然對於時尚和風格極其敏銳,這裏很快便成爲青島青春聚匯之所,一處文藝氣息濃厚的入夜網紅打卡地。

來聽聽記者現場採訪的年輕人對於時尚的理解:“它應該就是這座城市的一種風格特色,這裏很像我喜歡的南方的某些夜市酒吧,不是喧鬧的感覺,而是會讓人感到放鬆的一種場景”;“時尚對我而言,可能就是一種打破固有生活軌跡的方式,它就是生活本身。”

記者還遇到了正在玻璃書屋前拍視頻的烏克蘭小夥兒NIKI(音譯),一位舞者。已經在青島生活了一個多月的他曾經去過歐美的許多城市,而停留時間最久的,卻是青島。“已經很多次在晚上來到這裏,喜歡這種音樂的節奏,看周圍的人們聊天、慢跑、陪孩子們玩耍。這是我喜歡的城市的氛圍,很輕快的,讓人放鬆的。”

上週,如是書店的石老人沙灘分店開始公開招募店員,面朝大海,調製一杯經典手衝,捧讀一本旅遊札記,應該是很幸福愜意的一件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