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種論調認爲,相比英語,中國的普通話最終會成爲世界通用語言——中國人口衆多,經濟地位也不容小覷。曾經有人悲觀地認爲,如果英語成爲世界上唯一的通用語言,國家和文化的多元性將不復存在。

100 年後世界會說什麼語言?

 

在 1880 年,一個巴伐利亞牧師創造了一種語言,他希望這種語言能成爲全球通用語。這種語言融合了法語,德語和英語中的詞彙,牧師將它命名爲沃拉普克語(Volapük)。但這種語言十分難用,不僅發音古怪,還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變格詞尾。

沃拉普克語在幾年時間之內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力,幾年後,隨着另一個人工語言——世界語(Esperanto)的誕生而銷聲匿跡。世界語不僅名字比沃拉普克語響亮好記,語法也容易掌握得多。一個有興趣的學習者可以在一個下午就記住它的文法規則。

但即便世界語降低了語言學習的門檻也無濟於事,因爲在當時有一種語言已經勢不可擋地成爲國際交流通用語:英語。兩千年前,英語還是石器時代丹麥部落人口中不成文的發音;在這之後一千年,英語成爲活在法語和講法語的領主陰影之下。在當時恐怕沒有人會想到英語在未來的使用人數會達到接近20億——地球上幾乎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某種程度上使用過英語。

老派科幻作品中常常幻想地球人只說一種語言,但在現實世界中,這樣做會對其它語言和文化帶來威脅。語言統一的代價是文化的多元性。

 

100 年後世界會說什麼語言?

 

但現存的多語言也會引發問題。聖經中巴別塔的故事,上帝爲了讓人類之間不能溝通而讓人類說不通的語言。假設現在語言已經統一,勢必仍然會有人希望能有更多不同的語言將人類區分開。曾經有人悲觀地認爲,如果英語成爲世界上唯一的通用語言,國家和文化的多元性將不復存在。幸好就目前來看還沒有這個趨勢,畢竟,要想改變一個國家的人們世世代代教育子女所用的語言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英語的普及僅僅意味着人們在自己的國家或文化勢力內使用自己的本土語言交流,與外界則使用英語。

儘管如此,相比很多年前地球上語言種類的繁榮程度,不難想象,如果一個時間旅行者到了未來,他會注意到那個時候語言數量會更少,並且不像今天那麼複雜。

有一種論調認爲,相比英語,中國的普通話最終會成爲世界通用語言——中國人口衆多,經濟地位也不容小覷。但這基本不可能:首先,英語已經對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比如印刷,教育和媒體,要切換到另一種語言需要難以想象的努力,這就像我們沿用 QWERTY 鍵盤和交流電的原因一樣。其次,學習中文的難度很高。在童年後就很難通過後天學習掌握漢語的音調,而要熟練掌握漢字書寫更是需要從小在漢語語境中進行練習。

 

100 年後世界會說什麼語言?

 

最爲可能的情況,到 2115 年時,地球上的語言數量將會從今天的 6,000 門降低到 600 門左右。像漢語,日語這樣的語言將不會受到影響,但使用人數少的語言將會面臨母語被消滅的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