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雲酒頭條

有店鋪已售30000多件,

抖音滿屏人蔘酒,

市場魚龍混雜,警惕劣幣驅逐良幣。

忽如一夜春風來,線上火了人蔘酒。

雲酒頭條注意到,近段時間以來,在抖音等電商直播間,“人蔘酒”熱度居高不下,引發很多消費者圍觀。

比如,在抖音電商平臺上搜索人蔘酒,相關商品結果近千條,達人超50位,按照近30天銷量來看,最高者賣出3萬餘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人蔘多年來一直都是“東北三寶”之首,人蔘與酒結合也符合大多數人的養生認知,民間自古就有人蔘泡酒的做法,在日常宣傳中,往往被形容爲人蔘酒,具有補益中氣、溫通血脈、大補元氣、通治諸虛等諸多功效。

然而,與人蔘酒熱賣如影相隨的是相關投訴不斷,甚至還有人爲此對簿公堂。更有從業者提出,人蔘酒亂象叢生,已嚴重干擾了這一市場,相關新標準亟待出臺。

機會和挑戰並存,人蔘酒未來走向何方?圍繞上述問題,雲酒頭條進行調研。

線上熱賣,背後有推手

雲酒頭條注意到,人蔘酒的爆火有兩個突出特點:

價格低廉。線上叫賣的人蔘酒多數走低價路線,一瓶500ml裝的人蔘酒,線下市場價位一般在每瓶數百元,線上售價往往只有50元/瓶左右,甚至更低。

某款熱賣的125ml裝人蔘小酒,一箱12瓶,僅售49元還包郵,主播聲稱其每場直播都賣出幾千單,“咱們主打的就是一個好喝不貴。”

反響不一。人蔘酒走低價路線,有人叫好,有人叫衰。在多款人蔘酒的直播間和評論中,既有留言“好喝不上頭”,也有人稱“從來不敢喝這些稀奇古怪的酒”。

對此,有業內人士坦言,這些低價人蔘酒的背後有推手——一部分是主播團隊的“”,爲了騙取流量與關注,通過刷好評等方式引導風向,進而誤導消費者;另一部分是平臺的助攻。

私域運營資深人士高海波提出,人蔘酒之所以能在線上大火,背後有一套特殊模式,“常規操作可能到達人分發、直播帶貨就結束了,而人蔘酒採用的模式很有可能是配合信息流投放,加上達人圖文、直播帶貨,之後再引流到私域。

最大的成本並非人蔘

有一股很濃的酒精味道。

業內資深人士餘先生曾品鑑過某款熱賣人蔘酒,效果令其不甚滿意。在他看來,大部分人蔘酒都是賣概念,是在酒精酒的基礎上添加了人蔘,這種做法既不值錢,也對人體無益。

淄博市博山區酒水行業協會書記兼祕書長任紀昆已關注人蔘酒多年,並曾專程赴通化、白山市考察。

任紀昆認爲,線上直播主打的是有地域特色的“人蔘”,而在通化、白山當地人工種植的人蔘成本價很低(按大小、年份的不同有所區別),最低者不足1元。如果是選用地產玉米或高粱小曲法自釀白酒,生產成本爲7元/斤左右,即便加上包裝費、推廣費,總成本並不高。因此,線上熱賣的人蔘酒利潤空間很大,在吸引諸多商家的注意的同時,也造成了人蔘酒品質參差不齊。

酒傳酒業(吉林)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東生認爲,人蔘酒所謂的低價就是一個噱頭,人蔘成本本身就有很大的彈性空間。

“人蔘由於大面積種植,價格已經非常便宜。在我們這邊的交易市場上,參農是參農,參商是參商。參農種植的人蔘到交易市場上,就跟大蘿蔔一樣按堆賣。參商收購參農的人蔘之後,分等級裝箱,按箱銷售,稱爲箱參。這樣就導致了人蔘酒的原料很便宜。”

據馬東生介紹,人蔘具有多種保健功效,人蔘酒的飲後感覺也比其他酒要好。但目前市場上的人蔘酒存在多種問題,其中核心問題就是經過人工種植,5年以下的人蔘已經非常便宜。另外,目前許多小作坊也能生產人蔘酒,有的使用液態法釀酒,人蔘爲當年種植,成本在10元/500ml左右。

他同時提到,人蔘酒最大的成本是酒的成本,並不是人蔘的成本。“我們公司生產的人蔘酒用的是貴州的醬香型白酒,經過高度提純、調味等多道工序,相對來說就要貴一點。”

除了“低價路線”遭人詬病,人蔘酒在線上、線下還出現了諸多問題乃至訴訟。

2021年第47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顯示,和碩縣金星批零商店銷售的、標稱瀋陽市鄭家坊釀酒廠生產的1批次人蔘酒,酒精度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2022年,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舉報,該縣“橫霸酒業商店”銷售的人蔘酒爲“三無”產品,經檢查發現,該商家進購了一批人蔘酒,通過線上平臺銷售,且沒有粘貼標籤。執法人員對該商家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並予以行政處罰。

2022年,消費者夏某在線上購買了2箱“12年人蔘”酒,之後發現商家存在廣告虛假、誤導消費者,而訴諸法院,要求商家返還貨款並賠償價款3倍的損失。此案經歷一審、二審,法院判決被告瀘州某公司返還原告價款,並同時賠償價款三倍的損失……

人蔘酒市場亟待規範,該從何處入手?

治本:統一標準,規範市場

對話中,不少業內人士直言,人蔘酒亂象叢生的背後的關鍵問題仍在於標準不統一。

馬東生舉了兩個例子。

人蔘酒本該執行露酒國標,然而許多企業執行的是企標。露酒國標中很關鍵的一條就是人蔘添加量需要低於3克/500毫升,但很多企業在實際生產中出於成本控制等考慮,遠遠低於此標準。

有企業還推出了“參香型”白酒。從一些產品介紹中看出,“參香型”通俗來講,就是在原料發酵的過程中,將人蔘粉碎放入原料中,與糧食一起發酵而釀成的白酒。

“這種參香型白酒並沒有獲得批准,有相關企業仍這樣宣傳、銷售。”馬東生認爲,不僅是人蔘酒,包括人蔘及人蔘製品都出現了相當多的亂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關標準的滯後。他建議,若要大力發展人蔘酒產業,相關標準應該儘快完善出臺。

任紀昆也認爲,人蔘酒品類的出現本身無可厚非,關鍵是生產單位如何遵守和執行國家標準。“網上的很多人蔘酒是‘三無產品’,這對平臺和有關部門的監管與門檻設置提出了更高要求。現在人蔘酒市場混亂,食安和網管部門需要認真對待。”

吉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文連奎承擔了吉林省“人蔘酒”地方標準立項工作。在他看來,目前存在人蔘酒相關標準不完善且相對滯後、人蔘酒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等問題,需要在產品質量提升、消費者認知和產品標準等方面去完善,這表現在三個方面。

人蔘酒是一種傳統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對人蔘酒中人蔘的含量、飲用量概念不清晰,產品質量不穩定。

原衛生部曾在2012年發佈公告,明確人蔘(人工種植,五年及五年以下人蔘)爲新資源食品,公告還規定了每天食用量不超過三克(幹人參),孕婦、哺乳期婦女及14週歲以下兒童不宜食用,標籤、說明書中應當標註人蔘含量及食用限量。

國家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飲用酒精的量爲15-25克,按50度酒折算大約30-50毫升。而人蔘酒生產企業按照民間認知的酒類飲用量,以及每天食用不超過三克人蔘的要求來確定人蔘是使用量,由於沒有食用人蔘量的下限,添加人蔘量相差較多,人蔘酒成本也不同,同樣是人蔘酒,酒的質量也不同。

人蔘酒產品的標準亟待完善和統一。

按照我國原來的標準體系,人蔘酒屬於露酒,露酒就是配製酒,都可執行GB/T27588標準,或者企業標準。

而2022年6月執行的GB/T15109-2021《白酒工業術語》及GB/T17204-2021《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兩項國家標準將露酒與蒸餾酒、發酵酒、配製酒並列四大酒種。露酒定義爲以黃酒、白酒爲酒基,加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或特定食品原輔料或符合相關規定的物質,經浸提和(或)復蒸餾等工藝或直接加入從食品中提取的特定成分製成的,不直接或間接添加食品添加劑,具有特定風格的飲料酒。

相比GB/T27588,露酒定義限定更爲嚴格,新定義旨在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露酒產品。而配製酒的定義則是原GB/T27588中的定義,要求比較寬泛。

從人蔘酒的屬性看,人蔘酒可以是露酒,也可以是配製酒,但作爲自古名貴的食藥同源人蔘,文連奎認爲人蔘酒更適合做露酒,即中國特色的高端人蔘露酒。同時從功能分類上看,人蔘酒還是保健酒類目的重要代表,產品接受度相對其他品類保健酒來說要高很多,可以做成“健”字號保健食品。

白酒新國標已經出臺,但露酒標準GB/T27588目前還沒有廢止。2021年12月,中國酒業協會發布了T/CBJ9101《露酒》、T/CBJ9102《露酒年份酒(白酒酒基)》兩項團體標準,填補了GB/T 17204—2021《飲料酒術語和分類》新國標下露酒品類標準空白。

文連奎分析,在《露酒》團體標準已經出臺的情況下,許多露酒生產企業依舊是在沿襲GB/T27588標準,而人蔘酒企業更多的是執行各自企業標準。

加強科技攻關,提升人蔘酒的技術水平。

目前,多數企業的人蔘酒生產是採用浸漬法對人蔘進行提取,多數是用鮮人蔘,也有的用幹人參,少數企業採用人蔘提取液配製,多數人認爲不需要技術含量。隨着現代功效成分提取技術、生物發酵技術、人蔘皁苷檢測技術的進步,人蔘酒中人蔘成分的製備可以採用超高壓提取、人蔘發酵等技術,實現稀有人蔘皁苷的轉化,進一步提升人蔘酒的科技水平和產品質量,促進人蔘酒行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