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的巷子很多,巷子寬寬窄窄,曲曲折折。寬者出於街面,窄者僅容一人。臨澤的巷,巷巷相通,巷街相連,它們就像小鎮的血脈,讓小鎮顯示出生機活力,小巷積澱了很深的人文文化,鄰里之間,隔巷而居,親親熱熱,宛如家人。東家煮只鵝,西家聞到香氣;西家來個親戚,東家聽到笑聲。鄰居交往,手一伸接過一碗炒螺絲,抬腳一躍,已進了對門門廳。天熱時,各家擱張涼牀在外納涼,那牀首尾相連,聽長者講故事,睜着眼睛數星星,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和諧。下雨天,小巷格外的靜,撐把傘,獨自走在巷中,想其所想,思其所思,恍若進入超脫境界。

臨澤巷子的巷名也很有趣,有以姓氏命名的,如高家東巷、高家西巷、楊家巷、萬家東巷、萬家西巷、王家巷。有以居住民行業特徵命名的,如錘壩巷、花圃巷。有以所對廟宇命名的,如安樂寺巷、關帝廟巷、三元宮巷、常住庵巷。有以新生事物命名的,如交通巷、公社巷、團結巷、自由巷。有以彰顯孝行命名的古孝子巷。還有紀念烈士而改名的,如錘壩巷改爲壽松巷。古孝子巷

位於古司廉署東、老城隍廟附近,爲紀念北宋朱壽昌棄官尋母、居住此巷內侍奉母親唸佛修心的孝行,此行列爲“古二十四孝”。巷以名傳,流傳至今。

楊家巷

位於鎮上中心地段,南北走向,巷道呈N字型。古楊家巷巷道南段全都是楊氏家族,北段屬其他姓氏家族,爲臨澤古語“三街六巷九坡臺”之“六巷”之一。古楊家巷獨具特色,巷口南段、中段設有兩道門,遇有不寧靜時可以關閉。巷子南入口設有過街門樓。民國時期楊家巷迎安樂寺街有“美華五洋店”,經營洋油、洋菸、洋皁、洋燭、洋火,是鎮上最大批發零售店。巷內有鎮江人會所“京江會館”、張氏宅、百年枇杷樹。

壽松巷

房壽松,曾化名房壽齡、黃名。出生草行世家,家境貧寒。他從小聰慧好學,智慧過人。13歲即參加革命,18 歲任中共東臺縣時堰區委書記,後因地主武裝偷襲而犧牲,時年21歲。爲表彰其業績,緬懷烈士,鎮人遂將他居住的此巷命名爲“壽松巷”。此巷原名錘壩巷,因一批築壩防洪的民工常居於此巷,故名。

萬家東巷

萬家西巷

高家東巷

高家西巷

花圃巷

王家巷

安樂寺巷

常住庵巷

三元宮巷

團結巷(公社巷)

交通巷

自由巷

(以上素材由高郵市臨澤鎮人民政府提供)

(視聽高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