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四年,这个16岁登基一心求治的年少天子一定会明白一个道理——‘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崇祯喜好读书,一切以历史上明君、英主为行为准则。在他看来,天启任用魏忠贤阉党祸乱朝政,是天下不稳的根源;阉党屡屡排挤在辽东前线的孙承宗、袁崇焕等人造成了辽事日渐败坏;厂卫横行,这是仁明之君、雄查之主所不能容忍的。于是我们看到,崇祯一登基就韬光养晦、雷厉风行的干掉了魏忠贤阉党;就赶紧派出官员赴西北招抚叛乱;就毫无怀疑的大力支持袁崇焕的复辽大业;就尽撤天下镇守内臣,禁止厂卫的活动……

一时帝国境内似乎海晏河清,大有中兴之像。但是残酷的现实很快就给了崇祯几巴掌。安排的十万担赈灾粮,还没出京就少了一半;这边刚安排停当,就等着五年复辽了,皇太极就跑到了天子脚下,偏偏崇祯还只能听信朝臣的一面之词;不是众正盈朝了,怎么感觉也没比魏阉他们好到哪去;自己勤勤恳恳、体恤爱惜帝国子民、一副明君做派,怎么这西北叛乱又再度复燃……这跟说好的完全不一样啊!

招抚政策的破产

崇祯登基之初对于西北叛乱是主剿还是主抚,朝堂之上曾有过争论。最终在崇祯的力主下,主抚的杨鹤占了上风。最终在崇祯初年,杨鹤带着皇上的十万帑金和藩王捐助的五万白银以及粮食二万石,杨鹤开始了他的西北招抚之路。在杨鹤的努力下,西北各路叛军纷纷接受招安。但是面对灾荒普遍,杨鹤所带不过是杯水车薪,很快接受招安的各路叛军就降而复叛。这一次崇祯面对的比上一次规模更加庞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崇祯初年的叛乱只是简单的为了活下去,并没有明确的改朝换代的目的。我们看到,杨鹤就任三边总督之时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剿灭叛军。可就是在威胁不大的情况下,杨鹤一举起招抚大旗,很快各路叛军就纷纷接受招安,并表示愿意遣散部众,归家耕田。当时也确实有一部分叛军是这样做的!这就说明,在他们的本心并不太愿意造反,只是为了讨个活路,一旦明朝给了他们这个可能,他们很愿意放下武器。这一时期,仍然坚持要造反的其实就两部分人:哗变而害怕被治罪的原边军;游手好闲,本就不安分之人。在这个时候,明朝要解决叛乱问题简单又不简单。简单是因为,只要蠲免他们的负担再加上足够的物资,在灾荒过去后提供田种、耕牛、令其安于本业就可以了!这些只要那些一直受朝廷恩惠之人出让部分物资给予受灾地区的帝国子民就可以了。而不简单就在于,这个时候这种方法根本行不通。

二、崇祯对于这一时期为什么会产生叛乱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崇祯时期的叛乱并不像历史上的黄巾、红巾起义那样,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完全以推翻当时皇朝为目的。但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还是种种皇朝的历史积弊,所以一旦崇祯选择主抚那么等待他的必然是失败。在当时那个基本上不会在出现张居正的时代,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残酷却简单、实用的办法,就是主剿。我们看洪承畴、孙传庭、曹文诏、卢象升所采取的办法,就是大破大立,然后完成帝国的重生。只可惜,崇祯一直认识不到这一点,一直处于一种剿抚失措的状态,所以就眼睁睁的看着叛军一步步做大。

崇祯复用内臣

崇祯四年八月,崇祯令内臣王进朝、邓希诏等外出监视关、宁、蓟镇兵马钱粮,实则就是重新在边防重镇设立镇守内臣。当年十一月,又令太监李奇茂监视陕西茶马;太监吴直镇登莱。这时朝臣终于明白,崇祯又要搞天启那一套了,于是就齐齐的向崇祯劝谏,崇祯不听。在众臣屡谏不止的情况下,崇祯召对群臣表明心迹‘诸臣若实心任事,朕亦何需此辈。’。堂堂帝王,推心置腹如此,可见崇祯的无奈。只是魏忠贤易除,再找一个类似魏忠贤的人物就难了!虽然崇祯此时明白了,阉党只是皇帝制衡群臣的手段,但也为时已晚。并且在既无类似魏忠贤这样的人物坐镇节制,又无厂卫暗中监视的情况下,把这些人派出去,就相当于给各镇安排了一个既无法得罪又只能听其作威作福的大爷,只能使形势更坏。

再就是,对于内臣的撤而复用,就又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此后所谓的朝廷众正们与崇祯离心离德,不再信任;余下的阉党一系因为崇祯曾经的举动,也不敢轻易在投靠崇祯。这就造成了崇祯一朝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虽然再没有哪一系能独大,但是也没有哪一系真正的投靠崇祯。整个崇祯一朝,皇帝与大臣们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尖锐对立的状态。这种状态直接导致皇帝与大臣的大部分精力都耗于这本可避免的博弈之中,反应到帝国内外就是一种无序与无所适从。应该说说崇祯有无奈也有失误。只是本该拧成一股绳,共赴国难的帝国君臣,就这样分道扬镳。在被迫与无奈当中,崇祯和大臣们都完成了自己的转变。一个不敢再信任大臣,一个不敢再信任皇帝,大明就在这互不信任下颤颤巍巍的走向灭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