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彭慧)5月20日下午,在宣武門地鐵站G口100米的範圍內,在街道協管人員的引導下,藍色、橘色等各類共享單車依次排開。據市交通委介紹,截至今年4月底,在京運營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共9家,報備車輛規模達191萬輛。目前活躍車輛佔比較低,以今年4月爲例,月平均活躍度不足50%。

當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自5月13日開展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專項治理行動以來,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及各區交通部門已累計清理違規、廢棄車輛超5萬輛,整改問題點位1200餘個。 

市交通委停車處處長趙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具體來看,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日均派出2000名運維人員和500輛運維調度車輛,累計調度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近17萬輛,回收破損、廢棄車輛2萬餘輛;各區累計出動巡查人員近1500人次,整改問題點位1200餘個,代清理車輛超過3萬輛,包括破損廢棄、亂停亂放的車輛,以及租賃電動自行車等,治理成效初顯。

上週,市交通委會同相關部門約談了滴滴出行等4家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責令企業限期收回違規投放車輛;市交通執法總隊依法對 “哈囉出行”實施處罰,這是北京市對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開出的首張罰單。

以西城區爲例,西城區停車管理中心主任陳虹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去年3月,我區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達到了17萬多輛、10多種品牌,但據目前掌握,該區春、夏、秋三季需求不過6萬輛,冬季不超過5萬輛。”

面對同行業先後被約談、行政處罰的現狀,摩拜單車北京地區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北京市2017年進行總量控制以來,摩拜單車已經過了多次廢舊單車的清運,而目前整體的數量已經進行報備,當被問及報備數量時,該負責人表示交通管理部門後期會公佈。

而在日常的單車流量管理上,該負責人介紹:“從日常來看,我們會在一些熱門的點位,按照商圈屬性、車輛迴流量、用戶需求量等進行車輛的投放和疏散。”

據介紹,爲了日常覈查企業是否違規投放單車,市交通委在“北京公共自行車”微信公衆號內增添了“共享自行車掃碼覈查”功能,只需對準車輛二維碼輕輕一掃就能識別出車輛是否爲違規投放,普通市民掃出違規車輛也可進行舉報。

“我們每天要抽查掃描1000輛共享單車,每天會掃出100輛左右的違規自行車。”西城區停車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們會將有關違規的數據上傳到市級平臺,違規企業將按照1:1000的比例被扣除投放總量(即發現1輛違規自行車,將被扣除1000輛投放總量)。

此外,據陳虹介紹,西城區今年6月起將在金融街等重點區域試點“藍牙嗅探電子圍欄”技術,針對滴滴小藍和摩拜單車進行入欄結算。如此一來,市民在使用完共享單車後,只有停在規定的區域內,才能進行結算。

陳虹表示,“藍牙嗅探電子圍欄”裝置能夠精準識別出50米範圍內的未備案違規投放車輛。後續若試點證明效果明顯,將會逐漸鋪開“藍牙嗅探電子圍欄”技術。

來源:北京商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