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的取景地在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拍攝者名叫芭芭拉·戴維森,是一位曾經拿下三次普利策獎(新聞攝影屆“奧斯卡”級別大獎)的名牌女攝影師。如果你已經忍不住想要吐槽一下它的畫質問題,那麼車探要告訴你的是,拍着這張照片的設備並不是專業的單反,甚至不是你我都習慣使用的智能手機,而是一輛汽車的車載鏡頭,它就是沃爾沃XC60。在鏡頭中除了可以看到故事性很強的街頭場景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人物上方以及腳下的數字清晰的看到他們對於車輛的距離以及安全優先級。這,就是可以爲我們保駕護航的沃爾沃眼中,能看到的世界。

在出發去參加“沃爾沃賽道日”之前,特別巧合的是車探身邊有好幾個朋友都來諮詢過沃爾沃的相關車型,他們表述的內容也驚人的相似,大概都是因爲工作的原因要經常開高速,因爲剛剛生了寶寶想換車,總結下來,他們的第一訴求就是——安全。而這,正是九十多年來,一直貼在沃爾沃品牌上的榮譽標籤。如果用最簡練的詞彙來闡述這個近百年的北歐品牌對豪華的理解,那麼應該就是“安全、健康、環保”即是豪華。

碰撞發生前

想要偏離車道?沃爾沃不允許

你知道嗎,據交通局數據顯示,由於注意力分散所造成的交通事故佔比所有事故的80%左右。而其中,拿東西、看手機和疲勞駕駛則爲致使駕駛員分散注意力的主要因素。這樣細微的小動作相比規範駕駛來講,其危險程度高達5.4倍。在網絡上,我們可以輕易地搜索到很多類似由於接打電話或疲勞駕駛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的視頻資料,每個畫面都是那樣的觸目驚心。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沃爾沃的首位安全總工程師就爲這個世界帶來了第一條“三點式安全帶”,隨後沃爾沃品牌開始將安全帶作爲了汽車的標準配置。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乘車後的“咔噠”一聲,讓越來越快的車速不再成爲駕駛安全的困擾。

當然,安全帶只是基礎,沃爾沃這些年在做的,就是在不限制自由的條件下,讓車輛可以更智能的輔助駕駛者完成規範行駛。於是,一項一項的主動安全系統應運而生。說個我們最熟悉的路面偏離預防保護系統,它就是沃爾沃品牌在2014年全球首創的。

說到這,親身體會就來了。在這次活動的高速路面試駕環節,車探駕駛着純電版CX40,在想超車時因爲一時大意忘記了打轉向,也是由於和右後方的車輛距離較近,車輛的安全系統即刻啓動,不僅配有急促的提示音,方向盤也通過微調將車輛帶回了原始的車道。那一刻,沃爾沃幫助我減少了一次被後車“吐槽”的機會,也讓車探真實的感受到,自己正在被靠譜的車輛認真的保護着。

碰撞發生後

就算丟人丟輪,也要保命

如果你想問,如果事情真的發展到了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那一步,如果交通事故已經不可避免地發生,沃爾沃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

簡單來講,當撞擊發生時,沃爾沃的主動安全系統會在8秒內完成8個“動作”,來最大化的保護駕駛者的安全。其中包括收緊安全帶,彈出保護氣囊,可燃式可潰縮剎車踏板回收等(迅速切斷撞擊力向駕駛者腿部傳遞)。另外,座椅和座椅框架之間的吸收能量裝置還能夠緩解車輛在跌落時,最多三分之一的垂直衝擊力,從而避免車內成員的脊柱受傷。

在2020年的中保研碰撞測試中,沃爾沃XC60成爲了繼帕薩特之後又一輛因碰撞測試登上熱搜的車型,但XC60並不是因爲質量過差而登上熱搜,卻是因爲自身的黑科技“丟輪保命”。在25%偏置碰撞中,XC60選擇丟掉車輛的前輪進行撞擊力量的分散,之後整車重重的向前方甩了出去,而車輛的AB柱卻紋絲不動。網友們紛紛感慨沃爾沃安全性,爲他超前的安全設計點贊。

當然,沃爾沃的保護不僅僅是主動安全系統這麼簡單。在我們最容易忽略的車身強度上,他們也是下足了功夫。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及一種準軍事化材料——硼鋼了。車探也是在現場的互動環節中,第一次瞭解到多年來讓沃爾沃可以一直如此“硬氣”的原因。

硼鋼硬度試驗

和沃爾沃正面“鋼”兒

只要指甲蓋大小,就能hold住兩頭成年大象的神祕材料你聽說過嗎?它就讓沃爾沃在面對撞擊時可以十分“硬氣”的主要原因——硼鋼。這款準軍事材料到底有多硬,和其他經常出現在車身材料中的鋁合金還有超高強度鋼放在一起battle時,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

在活動的硬度試驗中,車探化身“質檢員”對上訴疑問身體力行,一探究竟。在同樣的電鑽強度下,相對較厚的鋁合金材料不用太大的力氣就可以被高速的鑽頭擊穿。硬度稍高一點的超高強度鋼,如果加大一點手部的發力,也會順利地被鑽出一個孔洞。而當主角轉換成我們在關注的硼鋼時,情況就非常不同了。

就算是現場的男嘉賓用了自己最大的力氣來“對付”硼鋼,瘋狂的鑽頭也只能在它身上留下一個小小的痕跡。擊穿?好像真的很難做到。而這,就是讓沃爾沃在談及車輛安全,無論何時都十分有底氣的重要原因之一。還記得剛剛車探說的碰撞測試嗎?可以讓車輛的AB柱卻紋絲不動的軍功章,絕對要分給它一半。

車探說

早在1970年開始,致力於車輛安全的沃爾沃汽車就成立了自己的交通事故調查小組,從一樁樁一件件真實的碰撞事故中採集數據並分析,從而優化車身結構、開發或改良車輛安全系統。而在自動駕駛測試中的100輛測試車,也在完全基於真實道路測試結果,爲如今的每一輛沃爾沃汽車提供大量的核心數據。對於沃爾沃來說,永遠不會將不成熟的技術推向市場,也永遠不會讓自己的用戶,在用車時成爲提供真實數據的“實驗小白鼠”。

在這次的活動中,車探深刻的感受到了多年以來沃爾沃品牌對安全二字的理解。漂亮的實驗數據和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對於駕乘人員來說,這些成績背後的一項項保護措施,那急促的提示音、車輛的緊急制動、危機時刻瞬間彈出的氣囊,很多時候就是橫亙在生與死之間的保護罩,保護着無數個平凡家庭的簡單幸福。就像是當我們想形容一個人又帥又A的時候,可以說“誒,他很吳亦凡”一樣。車探覺得,在談及車輛安全時,沃爾沃這三個字,也一直是個可以代表靠譜的形容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