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津一項目購房者“電商費”不知所蹤

  約百名購房者交了5萬、8萬元不等的“電商費”,開發商不承認收錢;當地房管和公安部門已介入調查

圖爲天津京能海語城項目現狀。圖爲天津京能海語城項目現狀。

  近日,多位購買天津東疆保稅港區京能海語城的業主向新京報記者反映稱,2016年和2017年,購買該項目商品房的約百名業主曾按照售樓員要求交了5萬元和8萬不等的“電商費”(團購費),部分約定以此數額雙倍抵消購房款。可如今,開發商不承認曾收此款,曾經的經辦人也去向不明。

  多名業主曾交“電商費”

  6月12日,記者來到了東疆保稅港區美洲路和亞洲路附近的京能海語城項目處。據售樓處提供的宣傳頁顯示,該項目由京能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能置業”)投資,天津海航東海岸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海岸公司)”開發。

  “我們總共有超過一百人曾於2016年和2017年購買該項目房子,購房時,大部分人都按照項目銷售員的要求在項目旁邊的售樓處交了5萬元和8萬元不等的‘電商費’,其中,有一部分約定以此錢數雙倍抵消購房款,有些業主則被銷售員告知‘買房就得交這部分錢,否則不賣。’”部分業主向記者介紹稱,現在開發商方面拒不承認曾經收過此款,當初的售樓員也已不見蹤影。購房者仔細看收款憑條發現,收款方竟然是天津盛澤企業營銷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澤公司)和天津市佳晉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晉公司)等幾家公司。

  “售樓處的孫某收了我8萬元團購費(電商費),還給我打了個收條,填票人處籤的是孫某自己的名字,此人至今還在海語城售樓處正常上班。”業主劉一(化名)向記者介紹,並出示了該收據。

  隨後,記者就此事撥打了項目宣傳頁座機電話,工作人員稱“孫某還在這上班,但是現在出去了,其他人並不清楚收款一事。”6月20日,自稱是孫某的男子在電話中時而稱“這8萬塊錢,確實是我收的,交給單位了”,時而則稱“劉一當時是從其他業主手裏買到我們項目的房,需要給這名業主補齊當時交的‘5萬抵10萬’的電商費,剩下的3萬也是給了這名業主,目前我已經辭職了,不知道另外提到的一百名業主所交‘電商費’一事。”

  誰收了“電商費”?

  6月12日,記者曾以購房者親戚身份,與自稱該項目銷售人員的潘先生取得電話聯繫。潘先生稱,“超過一百戶業主都曾交了5萬元不等的‘電商費’,但是沒有打到開發商的賬戶,我們也不知道當初是哪位售樓員帶業主辦理的購房手續。”但在6月19日,記者又以記者的身份向潘先生求證得到回覆是:“我也不清楚這具體怎麼回事”。

  隨後,記者爲此事撥通了京能置業工商註冊電話,工作人員稱,將向相關負責人彙報之後再做進一步回覆。記者又多次撥打佳晉公司和盛澤公司工商註冊電話,盛澤公司工作人員稱,“尚不清楚此事”,撥通佳晉公司所登記電話之後,對方則稱,“你打錯了”。

  對此,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範辰律師認爲,如果開發商承認收取過“電商費”而現在不兌現承諾,則涉及合同糾紛;若各方都未承認收取上述“電商費”,涉事單位則涉嫌詐騙,相關購房者可持相關證據到轄區公安部門報案,需要由公安等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6月20日,記者就此事聯繫到了東疆保稅區房管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涉事中介主要是佳晉等公司,該局已與公安部門介入調查此事,目前開發商並未承認收取2017年4月17日以後的“電商費”,2017年4月17日之前,並沒有明確規定(開發商)不能收取“電商費”。

  採寫/攝影/新京報記者 張建

責任編輯:桂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