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想把自己裹在被子里,但我想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事实上在冬天,不仅我们很难熬,对于有车的朋友来说,家里的“老伙计”也不好受。因为冬季是最考验汽车性能的时候,而冬季也是要注重车辆“保养”的一个季节。但保养并不是,花钱出去找人做日常保养,而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在天气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汽车在外面停了一个晚上,经常在早上发现打不着火,尤其是在我国北方,是特别常见的。不过现在很多人在用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直接上车打火、挂挡就走人了,这也许是平时用车养成的习惯,也可能是生活节奏快。虽然这似乎并没有“拖泥带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对车辆造成相当大的损害。

有些老司机在冬天开车的时候,会习惯性地让车在原地闲置几分钟,常被称为“热车”。但是在很多人的眼里,热车这一步是有些争议的,有些人认为,现在的汽车生产技术和工业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汽车的性能不会太差,即使没有热车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有些人认为,如果你不热车,几乎就像毁了它一样。这是真的吗?

众所周知,驾驶一辆汽车时,它不仅需要汽油的支持,在各种发动机内部,还流动着大量的机油,就像汽车的血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润滑作用,减少汽车零件之间的摩擦,从而有效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但在冬季室外温度已经达到零下十度甚至更低,虽然油的凝固点更低,但在这样的低温下,也会影响润滑性能。此时直接启动汽车,油起不到作用。

“热车”的目的是让汽油燃烧后的残余温度融化机油的凝固状态,对发动机起保护作用。但老司机说,原地热车不是很准确。当汽车空转时,发动机很容易造成积碳,也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坏。所以热车是必要的,但不是原地热车。

启动汽车后,我们可以让发动机空转几秒钟,然后开始慢慢地,控制转速在1000左右,行驶几分钟,汽车将能够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性能基本恢复正常,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放心使用了。如果外部温度确实很低,可以适当增加发动机空转时间,但也要控制在两分钟之内。在原地空转七、八分钟或更长时间是不必要的,只会浪费燃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