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民網、人民視頻等共同組織,以"我和我的祖國"爲主題的首屆中央企業故事大賽吸引了各大權威媒體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系列央企和新中國發展70年的故事讓人動容。這些優秀的央企就像是新中國背後的"發動機",在其支持和推動下,國家才能勇往直前的高速前進。

細數長城潤滑油和中國航天那些事兒,大寫的中國夢追夢之旅

在所有的這些央企故事中,又以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與中國航天之間的故事令人印象最爲深刻。在看到中國石化長城潤滑油科研專家朱珠講述這些背後的故事時,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被深深觸動。這60年來長城潤滑油與中國航天亦步亦趨,書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不解情緣。

60年的發展進程,水乳交融

現在提到長城潤滑油,大部分國人都知曉這個名字,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長城潤滑油的前身——組建於1962年4月的原石油工業部北京試驗廠(代號621廠),它正是爲了配合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需要而生的,長城潤滑油科研專家朱珠在央企故事上分享的那個標着1962的井蓋,剛好是對這段歷史最好的見證。

細數長城潤滑油和中國航天那些事兒,大寫的中國夢追夢之旅

上世紀60年代,中國工業百廢待興,中國航天工業尚處於襁褓之中,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最需要技術和資源支持的時候,中國航天遭遇了潤滑油斷供危機。

這時,老一輩的科學家和長城潤滑油的科研工作人員站了出來,從零基礎起步,夜以繼日,不眠不休,於1964年研製生產出中國航天使用的高科技產品——4851、4853號特種潤滑油,這標誌着中國打破了國外壟斷,成爲少數幾個掌握了航天工業、核工業用油技術的國家之一。

細數長城潤滑油和中國航天那些事兒,大寫的中國夢追夢之旅

隨後,621廠快馬加鞭,一刻不敢懈怠。到了1966年,621廠與石油科學研究院一起研製成功了7802號抗化學潤滑脂,在當時屬於世界首創,及時滿足了中國航天科技的需要。1970年4月24日,長城潤滑油助力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84年,對於長城潤滑油乃至整個中國潤滑油行業來說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這一年,長城潤滑油生產的中國潤滑油史上第一款高檔小包裝潤滑油正式進入市場,這意味着長城潤滑油將航天科技帶入民用領域,衆多的車輛和設備終於可以用上中國自己研發生產的高端潤滑油。

進入21世紀後,長城潤滑油與中國航天的發展聯繫更加緊密。2000年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2005年的神舟六號、2007年的嫦娥一號、2010年的嫦娥二號、2011年的天宮一號和神州八號、2012年神舟九號和天宮一號的世紀對接……這些標誌性的航天大事件背後,都有長城潤滑油的默默護航。

細數長城潤滑油和中國航天那些事兒,大寫的中國夢追夢之旅

60年來,從"兩彈一星"到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從"神州"飛天到"嫦娥"探月,再到"天宮"對接,長城潤滑油爲中國的每一次重大航天任務都提供了全程潤滑保障,通過一代又一代長城人的努力,研發生產出7大類58種航天潤滑產品,航天精神也已經在這個過程中深深融入到長城潤滑油的血脈之中,"航天級潤滑保護"成爲長城潤滑油與其他品牌相比最獨一無二的優勢。

企業強則國盛,隨着越來越多像長城潤滑油這樣優秀的企業在技術上的堅持,中國以及中國企業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也變得愈發強大。就像最近被他國對手打壓的華爲,在生死存亡之際,依然可以憑藉多年臥薪嚐膽的準備,打出讓全國人民爲之振奮的漂亮反擊。

堅守初心的長城潤滑油和中國航天又何嘗不是如此,靠着對技術的重視和不懈的鑽研,通力合作,一步步突破困難、殺出重圍,綻放國際舞臺。直到今天,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相信未來還會一同譜寫出更悅耳的華美樂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