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75歲了,李少晧依然身體矯健,精力過人。

  “起、合掌、原地轉腰、落!”8月28日清晨,立秋後的重慶依然有些暑熱,位於九龍坡區玉清寺半山一村社區附近一塊休閒空地上,10多位太極拳愛好者在這裏晨練。

  領頭的老人叫李少晧,已經75歲了,他所打的六十六式龍形太極拳,被九龍坡區文化委列入九龍坡區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曾經是御用宮廷健身的拳,現在放下架子進市井,傳承人教學門坎重在看人品;一間看起來並不豪華的中醫診所,是李少皓的主業。他說,自己一生練好一套龍形太極拳,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別生病,這是自己的終極夢想。

  龍形太極拳練了70年

  李老先生帶着學生們練拳

  初次見到李少晧老先生,他正領着一羣人在晨曦下練習太極拳。習拳70年,已經75歲的李老,看上去不過60歲出頭的狀態。穿一身簡單的運動褲和背心,中等身材,體型略胖。李老先生身體矯健,目光含蓄,說話聽上去不慍不火,卻很有穿透力。

  “來來來,我們推兩手。”作爲師父,李少晧經常和徒弟們推練,一來強身健體提高反應力,二來增進彼此間的友誼。

  “看,拳要出在這個位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李老先生指導起學生來一絲不苟。對於練拳,他認爲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不是開玩笑,更不似跳壩壩舞那麼隨意。“既然要練,就要得到其中的要領。”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採訪時,李老先生還不時提醒學生,練習時人要放鬆精神集中、立身中正、自然呼吸等標準。

  在微涼的樹蔭下,李老先生帶着學生們做出一系列龍形太極拳的基本姿勢,並一一對其校正,並不時給予鼓勵讚歎,整個教拳過程和教學氛圍讓人覺得非常和諧美好。

  一個月前,九龍坡區政府公佈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六十六式龍形太極拳被列入其中。

  獲得這份榮譽後,李少晧先生依然低調待人待事。他滿懷欣慰地說:“該拳是恩師所授,爲尊重前人而基本保留,目的在把這份寶貴的‘非物質文化武術遺產’奉獻出來,傳給我的徒弟,只要資質夠我會毫無保留教授。”

  師傅曾是鏢局鏢師

  如何與六十六式龍形太極拳結下淵源?李少晧的言語掩蓋不住滿滿的自豪之情。他說:“六十六式龍形太極拳,是我的師傅謝德明的曾祖父嫡傳,該拳法至少可追溯到19世紀40年代,即清代中晚期,敢以‘龍’作爲名稱,這就表明六十六式龍形太極拳是宮廷中拳。”

  李少晧的先師謝德明出身於武術世家,自幼跟隨他的曾祖父習武。謝老的曾祖父是北京意順鏢局總鏢頭。在謝老苦練十幾年之後,終於盡得曾祖父真傳,成爲六十六式龍形太極拳第二代傳人。謝老15歲獨立走鏢,學拳30餘年,武術功底非常深厚。

  李少晧的老家在拳術發達的廣東佛山,6歲開始跟隨母親的師兄習武,在1969年參拜恩師謝德明先生學藝後,深深地癡迷上了這套拳法。李少晧說,近70年來,無論天晴下雨,自己練拳未曾間斷,這使得他擁有健康的身體。除喫了不乾淨的東西會腹瀉外,連感冒都沒有得過。因爲身體好了,使得他有了把這套拳法推廣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受益的想法。

  但是,由於藏在民間的武術多以口授身教傳承,極少文字記載,加之歷史悠久,許多優秀拳種失傳。李少晧覺得,光是口口相傳還不行,還要想辦法把這份武術瑰寶保留下來。

  拳法瀕臨失傳寫書搶救

  李老先生帶着學生做出一系列龍形太極拳的基本姿勢,既威猛凌厲,又優雅舒展。

  根據當初的記載,謝德明可能是我市唯一一位龍形太極拳的傳人,因其門派保守從不外傳、練該拳需要功力深厚等原因,龍形太極拳在我市瀕臨失傳。

  爲此,在當時重慶市體育局武術管理中心、市武術協會、九龍坡區體育局、區武術協會、區民政局、文廣局領導及武術前輩、同道們的關心支持下,年邁的謝德明耐寒冬、戰酷暑,利用清晨及夜晚,通過講解並作示範,孜孜不倦地指點李少晧。

  “老驥明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李少晧說起師傅當時的心情,自己也忙碌了起來。他放下家裏的活兒,一邊在場上認真演練,聆聽師傅的教誨,一邊在場下加緊筆錄、整理。從1999年持續到2009年,歷經10年時間,終於將瀕臨失傳的“六十六式龍形太極拳”全面地發掘、整理出來,撰著成書。

  欣慰之餘,李少晧先生也心懷內疚,因爲沒能讓恩師親眼看到(謝德明先生已於2008年11月辭世,享年95歲)。好在該書實現了他老人家的遺願:“讓古老的傳統武術放出現代的光芒。”相信師傅九泉之下也能欣慰含笑。

  免費收徒先看人品

  太極拳能強身健體,這早已被科學和人們在實踐中所認可。太極拳之所以能強身健體,是因爲它能疏通筋骨,打通氣血,進而調養身體。

  因爲太極拳既能強身健體又具有一定的攻擊性,所以在收徒弟時,李少晧也看重習武者的本身,“萬一學了出去鬧事,可就麻煩了。”

  第一關,是和他聊天。聊天聽音,說話看臉,李少晧說,浮躁的人說話一下子就能聽出來,那些面部透露出狡猾表情的人,絕對不能收。

  48歲的劉旺是李少晧的徒弟。由於工作壓力大,身體總感覺疲憊無力,雖然他一直堅持鍛鍊身體,但是效果不佳。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李少晧,被先生樂觀開朗的性格和執著習拳精神打動,更對龍形太極拳着迷,決定跟着潛心習拳。

  從那以後,家住江津區的劉旺工作之餘,只要有時間,都會在早晨6點多起牀,駕車半個多小時來九龍坡區中梁山半山一村社區跟隨老師習拳。

  跟着李少晧先生,學到的不是比比劃劃,而是真材實料。右手握拳變掌,掌心向上,經右耳旁成弧形向前推出……每一個招式,每一個動作都要仔仔細細,反覆指點,直到規範爲止。

  劉旺說:“以前學拳,覺得勇猛比較重要,現在覺得文化比較重要。”說完他比劃了一招“關羽挑袍”。“以前師傅給我們說這個招式的時候,我一直都不明白要領,直到後面去看了《三國志》,領會了關羽當時的心情,纔算把這一招練活了。”練習了六十六式龍形太極拳三月後,明顯感覺到精力充沛,每次練完都感覺自己像十幾歲的年輕小夥子,格外的有活力。”

  希望沒有患者大家都健康

  李少晧的本業,是一名救死扶傷的中醫,“我希望沒得病人最好,大家都健健康康纔是我的最大心願。”

  練完拳回到診所,不過10多分鐘的腳程。剛到門口,排隊等着看病的病人已經等候在診所裏。

  走進李少晧先生的診所,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中藥味,陳舊的藥櫃上一格一格的小抽屜裏裝着各類中藥,玻璃櫃裏看不見一盒西藥,全是一包一包的中藥,牆上也是掛滿了四面八方致謝的錦旗。

  重慶晚報·慢新聞全國爆料熱線:(023)966988,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李化 實習生 蔡紅梅 文/圖、視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