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想必多数民间中医高手正在摩拳擦掌,全力备战即将问世的新政策。而很多具有中医从业意向的零基础人员,也在时刻关注新政策的动向,毕竟眼下中医事业的发展有目共睹。至于中医事业的未来?拥有国家的关照与重视也无需担忧。所以,抓住机会获取执业资格,是给自己未来的一份保障。

不可否认,新政策针对的是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但并不意味着只有从医多年的民间中医才能报考,零基础人员通过师承教育同样也能够掌握独具特色的中医医术。只是作为新政策,势必会与过去有所不同,且听中域师承项目组老师的分析。

众所周知,新政策中诞生了一个新的证书概念——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也正是多出的“专长”二字,才使其区别于传统的中医师。既为专长医师,必有专长医术,这是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对报考人员的基本要求。所以,师承人员选择老师时,便需要选择掌握特色中医医术的老师。

另外,大家也知道,新政策缩短了整个医师资格获取的流程,但对选择师承教育的人员来说,跟师学习的时间却延长至五年。大家也不必对此抱怨,因为这不仅是对零基础人员的负责,也是对中医事业的负责。若是非要一个理由,那便是为过快走上执业道路而付出的代价吧。

师承由原来的3年增长为5年,并且由指导老师之外的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不是要跟两位老师),同时取消了对原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要求。

确有专长的报名条件由“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5年以上”调整为“具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时间活动满五年或者《中医药法》实施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

而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是真正的医师证书,具有合法的行医资格,在证书规定的范围内拥有自主的诊疗资格,也可独立申请开门诊执业。但是按照考核专家认定的考核结论确定执业范围,包括能够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病证的范围。中医(专长)医师应当在执业范围内开展执业活动,例如考核的是中医正骨,就只能注册中医正骨,不得超出考核范围进行注册和执业。中医(专长)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只提供中医药服务。

原来是技能+笔试,新政实行后改为专家答辩+技能。考核专家应当对参加考核者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点考核其安全风险意识、相关知识及防范措施。

考核方法应该说更加科学。但是与之前相比,是难了还是容易了?有句话叫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中域教育认为新政策中涉及中医师承的变化大致如此,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