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後,你們就要走了,就要告別這火熱的軍營,告別日夜戍守的哨位。我們是爲你高興的,同樣,我們也是不捨的,寒來暑往,無數次風雨中的並肩而行;春去秋來,多少動人的瞬間有你們的陪伴。可你們即將卸下軍銜,脫下軍裝,告別軍旗,你們即將離去……我們的不捨你可知道?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部隊還是這個部隊,老兵卻一茬一茬的走了。留下了青春,留下了汗水,留下了無數的美好瞬間。此刻的我突然發現再多的文字都無法表達內心的感受,語言太過無力,文字太過蒼白,究竟該如何記敘?

  九月催人涼,背井離鄉;

  滿目迷彩綠,熱血激昂。

  願執干戈衛社稷,此生無殤!

  捐軀濟世難,憂國忘家;

  赤誠倚戎裝,情切意長。

  去留於爾共勉之,老兵好樣。

  當往事一幕幕湧現,太多的不捨纏繞心頭。肩頭沒了軍銜,胸前的胸標也被摘下。可是你依舊站的筆直,似乎時光一下子回到了當初,當初那個戴着大紅花,拎着行李箱的你;當初那個站在軍旗下,吼出錚錚誓言的你;當初那個用身體築成堤壩的你……

  

  《駝鈴》陣陣,那是退伍季的專屬聲音。跟着輕輕哼唱,我們坐在陽臺上,細數着軍旅生涯的喜笑嗔癡,但只要一提到“離別”二字,誰都失了興致,你低下頭,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再次抬頭,淚水卻掛滿了臉龐。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敢不敢比一比?”下士楊波向中士謝康挑釁道。“比就比,難道我還怕你不成……”謝康回應道。原本就異常熱烈的體能訓練場再次被點燃,官兵們循着“火藥味”向二人走來,誰都不想錯過這場“訓練尖子”之間的比拼。“預備,跑!”隨着指揮員的一聲令下,二人猶如放弦的利箭向終點奔去,眼看楊波就要靠近終點了,謝康一個大跨步,二人竟同時跨過終點線。

  

  上等兵小王自上次在支隊比武中不慎扭傷了腰,身體一直沒有恢復,可在這次年度考覈中,他卻主動請纓並說道:“我也是中隊的一份子,中隊這麼照顧我,我怎能辜負。”中隊長看他如此篤定,也只能默許。考覈的課目共有十五項,小王都一一堅持了下來。可就在一次中場休息時,小王突然從人羣中消失了。當大家找到他的時候,他正捂着腰,豆大的汗珠往下掉。終於,因體力不支在最後的武裝五公里越野中,漸漸落下了隊伍,這時班長謝谷從前方繞到了小王身後,用手扶着小王的腰,一起向終點跑去。

  

  臨近春節,最忙的當屬炊事班了。大年三十,炊事班班長律濤、四名炊事員與負責幫廚的指導員侯照偉以及三名黨員早早地便起了牀,全力“備戰”年夜飯。炸魚、熬湯、切果盤……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大家喫得開心,我們做炊事員的就超有成就感……”炊事員謝清日說道。

  

  “我們這次評比競賽將頒發流動紅旗,希望各班級可以積極參與……”中隊長閆召傑在晚點名時說道。人稱“器械小王子”的下士賀宇華積極報名。果不其然,在單槓這項課目上,賀宇華就和別人“槓”上了,先是比數量,不相上下;然後又是比動作的標準程度,再度持平。夕陽西下,兩人的比拼依舊沒有結束。

  

  用15秒鐘爬上20米高樓?這絕不是吹牛。剛剛接觸攀登課目的上等兵趙小涵看起來略顯喫力,甚至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來,小涵我們比一通咋樣?”班長張宜龍說道。要強的趙小涵雖然心裏沒底,但依舊勉強應下。

  “不逼自己一把,怎麼會知道自己的潛力多大。”此刻的趙小涵就像上足弦的發條,爆發值直線上升,竟然漸漸超過了攀登“老手”張宜龍。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班長,你是不是放水了……”新兵小楊對張宜龍說道。

  “噓……”張宜龍示意小楊。

  

  雖說早已過了立秋,但“秋老虎”依舊炙烤着大地。臨近退役的老兵們卻依舊在訓練場揮灑着汗水。做好“傳幫帶”,這是部隊一茬又一茬官兵所秉持的。“就算要退伍,我也要站好最後一班崗,也要爲新戰士樹立好榜樣!”老兵遊俊朗說道。

  烈日下,那道不屈的身影依舊,那堅毅無懼的臉龐依舊。

  

  鬥志不減,激情不減。臨近退伍,訓練的實兵對抗熱烈依舊。

  

  雖然當初來這裏的想法,並沒有那麼純粹,但五年軍旅生涯讓我知道,既然來到了這裏,便要把一切事情做好,軍營給了我成長的舞臺,那麼我就要憑盡全力來回報。

  

  夏練三伏,戰士們正在強化據槍能力。

  

  從軍人到羣衆,角色轉變,

  你是否還記得剛入伍時的遠大抱負、錚錚誓言;

  爬冰臥雪、風餐露宿,

  寒冬臘月拉練的路上曾經有我們堅毅的腳印;

  靜如山嶽屹立,動則江河奔騰,

  中原大地的演兵場上曾有我們挑戰極限的身影;

  中隊長的嚴厲、指導員的嘮叨,

  戰友們的歡聲笑語正在逐漸遠去。

  

  曾有人說:“我們還未配妥劍呢,轉眼便已是江湖。”這一次沒了戰友們的彼此相伴,那就請帶上我們沉甸甸的祝福,一往無前。

  下一次,世界精彩處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