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 忽 已 秋

作者:白衣書生

攝影:a雪豹 編輯:墨梅

但凡酷暑,要想靜下心來做一兩樣清心事那是頗難的。至少窗外那烈日烘烤下的大地,以及洶洶漫湧而入的熱氣的洪流,都教你無處躲藏,便只好任由它燜蒸的了。

有人說,不是還有空調麼?的確,往往在於三伏,空調那就簡直髮揮到了前所未有的轟隆的地步,一天24小時沒有多少能夠歇下來的時候。白天吹,晚上吹,涼風席席,寒意綿綿,直把這關得嚴嚴實實的門窗以內的世界,搞得一片森森不得解脫。

這下好了,我有生以來終於給吹成了空調病。一覺醒來,就感覺到肩胛的隱痛,以及中耳炎似乎又犯了,耳朵裏也稀稀地隱痛。大清早的,也來不及感慨,匆匆舒展舒展臂膀,捂着耳朵吸上兩吸,見無大恙,便洗漱了去上班。

這復醒之後的生命,到底還是有活力的。即便有些不適,隨着身體活動的展開,便也會好些,甚至有時也會短暫地忘記。可是,痛就是痛,即便是隱隱。那隱隱,裏而有時而無,時而模糊時而明顯,除了心底裏暗自拜託它老人家早點棄我而去,別無他法。好在並無大恙,要不然這班就上不成了。

我自然在這早早地就紅日升起的即將迅速炎熱起來的早上,準時出門,從3樓乘電梯下到-1層,去到地下停車場,然後再往右走上個五六十米,就到了南出口,出口內照例有座保安亭,亭後有一道鋥亮的不鏽鋼柵欄,將上百平米的一角給圍住,那便是非機動車的停放區。

刷牌進去,興許還要跟門口的保安打下可有可無的招呼。保安們都穿着嚴整的制服,深紅的上衣,藍黑的下裝,男的大多都戴着照樣藍黑的大檐帽。只不過,一般都是那個中年短髮的紋了眼線的女保安坐在亭子裏守監控,有時見你騎了車抵到門口又忙着去包裏掏鑰匙,他們也會主動取了門牌幫你刷,免得你麻煩,這自然要道一聲謝的,於是兩廂呵呵便也過去。

鑑於我在淘寶網上買了一頂棕色皮套的二戰德式電動車頭盔,再戴上一副寬大的蛤蟆鏡,也令人好奇。有次我在進柵欄門時,居然一個不常見到的約莫五十來歲的男保安,一邊幫我刷門,一邊嘻嘻地敲了敲我的頭盔,說好看,牢不牢實啊,把我給笑得尷尬極了,便友好地回答說,還可以,網上買的,便也過去。

我的這頂尋常少見的頭盔,的確招了不少人的眼目,或許也可算作一道別樣的風景。就連前陣子,女兒也說我,老爸,你要求好高。那是女兒暑假裏我去接她過來玩兒,沒過兩天又說要來看婆婆,結果在家裏喫了我極難得下次廚炒兩菜的午飯,就帶她去附近的太平洋影院看了一場動畫片3D電影,出來後見太陽還大,天色尚早,便又去一旁的沃爾瑪地下超市逛,也不知道買什麼,於是就說看看T恤,她從架子上取了好幾件我都不滿意,我喜歡純色的,並且不喜歡看不懂的英文字,或什麼莫名其妙的圖案,於是她就說出了那話。

女兒隨她母親生活,一眨眼也十二年了,眼下就要上高中,好在她母親調教得好,成績不錯,也不用我操心。於是久久見上一面,我就儘可去扮演慈父的角色,陪她各種玩兒便是選擇不二的正經事。

只不過,前些年聽她講喜歡看武俠書,打乒乓,而後小腿受了一次

傷骨折了,痊癒後便乒乓不打了,武俠書也不看了。只是她雖然成績好,但總是閒不住,於是我也便隱隱有些不安,總希望她能有空看點文學書,學會靜靜心,但又不好冒然說出口,那就只有看合適的機會了。教育與引導,看來完全是兩回事,似乎我更倚重於後者,更注重一句話說出去會達到怎樣的功效,或可能產生怎樣的負作用,實在是不得不認真斟酌啊!雖然平常生活裏很多人都只顧自己的一吐爲快,根本不去考慮別人是否接受,怎樣接受,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在我看來這顯然是不負責任的,也不夠睿智,只會無端地製造出漫天的語言垃圾而已。

注重語言的我,在被吹成空調病後大清早去上班,照例去地下停車場騎上自己的那輛愛駒,一部磨砂面的暗紅踏板中型電動車,輕輕一拐就在保安及時按起的攔車杆下竄上了出口向上的斜坡,出去就是街面與洶湧流動的車流。

我照例在街邊停住,待得右邊十米處的一個人行燈綠了截住了車流,這纔不慌不忙地打起左閃燈,在瞬息空闊的馬路上拉上一道大弧線進入靠右的車道,從而匯入那書迅速就銜接起來的滾滾車流,自此躋躋卻也相安無事。

此去約莫一公里,便是交通壓力極大的東方紅大橋靠主城區的一端,那時我便得嚴格按照規定,走人行道,過一條道,再等綠燈,過了左邊一條道,這才走上過大橋的道。大橋是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道用水泥矮牆的長線給完全隔離開了的,所以我的行車會方便許多,甚至可以撥到高速檔,見略爲空曠便加大電門,跑得飛快。

過完橋,迅速打燈右拐,就進入涪江沿岸的馬路,那就更是快意的了。只不過還是得遠遠地瞅着,有些行人不是太自覺,或者攜了寵物狗,一不小心一腳就跨下人行階沿下到了馬路上,那我就得一鬆電門立馬帶剎車,不然就來不及。好在屢屢馳行經過,倒也無事。

此去約莫兩公里,便到了涪江三橋,我便早早地從後視鏡中瞧清了後面是否有近前的汽車,再伺機左轉上引橋的斜彎道,這便進入了沈家壩的地界。我依在文聯那處十字口,候到紅燈時左轉從人行道過馬路,再去前面的那家掛了幾塊金字招牌的米粉店喫早餐,完了再回歸馬路,朝小梘溝鎮的方向一路馳去。

這一路很寬敞,只要過了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就是當初三江會客廳的林蔭大道,約有八公里。由於新型柏油路的寬闊且平整,車速都很快。似乎道路好了,想慢都慢不下來,我就忍不住飆到過56碼的最高速。想是這電動車,是要自動限速的,這便已然達到了極限。好在我歷來特別注重安全,所以並不常跑這速度,時常保持個三十四碼就非常不錯了。

尤其是從沈家壩出口的加汽站那裏,富樂山東端的白雲洞下至城市學院的那一段,左邊是崖右邊是江,約莫有一公里多,馬路上的車們都瘋了似地飛奔。似乎以前乘車經過時,也見到過汽車限速的標誌,後來又在路邊專門安了交警的監控探頭,但似乎並不太見效。

過這一段,往往我是頗爲緊張的。尤其是近些天,我就時常見到有的瘋跑的汽車,爲了超車,動輒就擠上臨江的非動車道,就在我前面不遠,可把我給嚇壞了,所以隨時密切關注前後靠近的汽車的動向,該減速減速,做好剎車的預備,以便應對緊急情況,不過總是還好。

也是在這一段,就在前些天,非常奇怪的是,無論我來與去的經過,至少有三回,耳邊風只管“唿唿唿”地轟響,興許是道路條件太好了太平順了,人騎在車上不需要再有任何的動作,總是容易陷入一種相對靜止的錯覺。一旦發現,我就馬上減速,待有了點實在的感覺了再加速都成。我也曾與騎友們認真地琢磨,似乎都找不出一個科學點的原因,便也只好作罷,不了了之。

從加汽站那裏出去,江也不再是原來的涪江,而是涪江、安昌江和芙蓉溪匯聚而成的三江了。所以我從家住的東原大橋那裏的“凱信·水韻濱江”住宅小區出發,一路都在涪江之畔馳行,然後便是三江,直要到遊仙區的小梘溝鎮那裏。我這裏說的鎮,不是指它的地域所及,而是它的鎮子。我從那裏脫離讓人一路無盡清幽的林蔭大道,左拐穿過鎮子的中心區,然後再上新建的大馬路,朝西北方向再跑個兩公里左右,就到了上班的大院子。所以我的上下班一途,全程有18公里之遠,大約要騎行近一個小時的樣子。

原本在這樣的熱天,我是特迷醉特享受那種凌風馳行的暢然淋漓的,耳邊盡是“唿唿唿”的風聲,人也特涼爽,根本不屑於去戴什麼頭盔。但鑑於我一路上所見識到的車流交錯的風險,加之大姐和大外甥的反覆叮囑,我也覺得確有必要,便去淘寶網上好歹淘得一頂自己喜歡的款式,且也覺得比較牢固,戴上兩回也就習慣了,畢竟安全要緊。

說起來,我還是要感謝桂林之行,我在陽朔縣的十里畫廊風景區或雨或晴的兩天騎行中,加之以前會騎摩托車,便對踏板電動車的騎行上了癮,並覺得蠻方便蠻自在,很是符合自己的味口,一回來便去拎上了嶄新的一輛,自此開啓了自己日常生活裏不同於往常的出行方式,算是一道倏忽而來的別樣的風景。

這幾天,我所患下的空調病,隨着時間的過去,機體的自動治癒外,後腦的隱痛還是時而有之,於是在跟一位主治醫師的好友倍細地討論後,稀疏地服上幾粒止痛退燒藥“散列通”,喝幾管解暑舒腸的良藥“藿香正氣水”,三四天下來,便也漸漸地幾近痊癒。只不過,若是飲酒,還須慎重,緩上幾日倒也無妨。

時至今天,處暑已過去六日,外面的天雖然曬歸曬,但到底要好得多。一是空氣不再那麼燜熱了,二是早晚的涼快已經很明顯,以至於前天下午我都可以不開空調打開對流的雙窗在房間裏小睡了兩個多小時,醒來直是驚歎。

處暑後的第二天是中元節,傳統的稱法叫做“七月半”鬼節。按照習俗,我也攜了母親和大姐,頂着烈日乘了出租車穿過高水去聖水寺山腳下山門處的河邊,提前爲父親燒紙祭奠。想想這時間可真快啊!他的音容笑貌都還時時出現在我的腦海與夢境裏,卻已然作古,去了另一個世界。雖然我們都知道,誰都遲早會去的,誰也不曾真切地見到過的世界,到底是叫做天堂還是叫做陰間誰也說不清,但親人的悲傷與惦念倒也是人之常情,便只好借了這傳說中特別的日子,去抒發抒發釋放釋放自己心頭的情緒與情感,以作不息的懷念。

我還記得今年的立秋日,在三週前,恰巧又是立的晚秋,就是說要比尋常的年份要多熱上半個月。然而自立秋日起,便是季節上的秋天了。後至處暑起,便又是氣候上的秋天。可見這天,無論怎麼說,現在都是漸漸涼息下來的真正的秋了。

我是一個出生於仲秋季節裏的人,尤其對深秋,多少年來都情有獨鍾,也望將來到了生命的盡頭,能在我所無比鍾愛的深秋裏,與這無論怎麼說都好歹走過了一遭的世界,溫情地辭別。

倏忽已秋,我那完全屬於自我的臆想中的神話們,是不是又開始漸自甦醒露出了端倪,誰也說不清。

作者簡介:

白衣書生,四川德陽人,定居綿陽市,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大衆文學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家報》專欄作家,入選《中國散文家大辭典》。作品發表於《散文選刊》《福建文學》《安徽文學》《雨花》《仙女湖》《參花》《草地》《劍南文學》《作家報》《讀者報》等30餘種報刊,中國作家網500餘篇,入選《中國散文家代表作集》《中國時代文藝名家代表作典籍》《中國散文大系》《當代作家新創作選粹》《品文》《放歌百草原》《生命的暗示》《情感咖啡屋》《默然愛你》《全國青少年優秀作品選》等20餘種圖書。著有散文集《彼岸時光》《守望黎明》《騎着駱駝去看你》,作品入藏中國現代文學館與國家、清華大學、澳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圖書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