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帅锋

近日,《记住乡愁——郏县传统村落》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与读者见面了。作为本书的编者之一,这是我期待已久的事。手捧这本厚重的文史资料,犹如抱着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那般欣喜。

如果说源于农耕文化的传统村落是我们的“根”,那么,编写《记住乡愁——郏县传统村落》的过程就是寻根之旅,而我是在去年九月份或更晚一些踏上这一旅程的。

去年九月份,大约是刚开学不久,老朋友王文一来电话说,县政协文史委拟编写一本有关郏县传统村落的书,他受文史委委托,邀我参加编写工作。当时我还对传统村落了解不多,所以,内心忐忑,不敢接这个任务。文一老师向我介绍了编写此书的重要意义,并鼓励我,相信我能做好这项工作。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与提高机会,便答应了。等编辑人员到政协文史委一碰头,才知道,我是十位编辑人员中资历最浅,年龄最小的一位。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编辑部将传统村落编写任务分解,并将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我与周绍显老师、石群良老师分为一组。周绍显老师是中国最早的知青刊物《广阔的天地》首任主编,石群良老师是郏县知名文艺刊物《万花山》的编辑。能与他们在一块工作,的确是给了我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具体到个人分工,由我主笔的是“临沣寨”和“小张庄村”两个传统村落。临沣寨知名度高,可引用资料很多;小张庄知名度稍低,在网上搜不到多少文字介绍。巧合的是,这两个村都与“张”姓有关:临沣寨原名张家埂,小张庄只看村名便知。

现代人写东西往往先网上搜索一番。这本身并不算赖毛病,但信息多了,往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甚至自相矛盾。在写临沣寨时,我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惑。好在我手头有一本《郏县堂街镇镇志》,可信度较高,可供参考。

在堂街镇临沣寨采风。左起:张帅锋、周绍显、尹亮亮、石群良。

我将手头的资料略加整理后,带着需进一步澄清的问题,与其他编委一起前往临沣寨采风。尹亮亮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带领我们走过村里的每一条街道,向我们详细介绍寨内的每一座建筑,甚至连拴马石也不放过。守护临沣寨一二十年了,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了如指掌。历史典故旁征博引,正史野史信手拈来,让我对这位临沣寨的守护者不由得伸出大拇指。

去小张庄采风时,我就没有那么多疑惑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过这里,网上也没有像临沣寨那样铺天盖地的介绍。小张庄对我来说,如同一张白纸。然而,正是如此,便有早日一睹芳容的向往之心。

在姚庄乡小张庄采风。左起:张帅锋、周绍显、李国恩。

2017年11月4日,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李国恩同志亲自驾车,带着我和周绍显老师一起来到小张庄。车开到了“阅兵台”附近停住了。阅兵台上有一棵粗壮的披红挂彩的国槐。两位村民正悠闲地在大树下的圆桌上下棋。旁边几位,一边观看,一边聊天。好一派其乐融融的场景。小张庄两委会十分重视,村支书张国营同志和驻村第一书记艾晓民同志带领我们一起参观了阅兵台、张布郎宅院、古井、古树、古庙及其他传统建筑。我们去的当天,看到古井清淤工作和古树围护工作都正在进行中。可见,上级有关部门和村两委会对传统村落的重视和保护很到位。

待两篇初稿写成后,我首先将文章在小组内传阅,修正。之后,我又分别把小组审定的稿子发送给尹亮亮同志和张国营支书审阅。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熟悉那里的一切。其中,尹亮亮同志可能觉得微信上看着修改不方便,让我打印一份纸质的文稿送给他修改。当我拿到尹亮亮同志用红笔圈点勾画的修改稿时,深深地被他的严谨认真的作风所折服。张国营支书也提出了很好的修改建议。

此书是文史资料,自上而下极为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讨,统一思想。由于可借鉴的传统村落图书样例不多,所以,在编辑过程中,从写作体例、行文风格等都在不断地进行矫正、力求完美。个别细节,还在微信群里征求大伙意见,反复讨论。编辑人员也是直言不讳,畅所己见,甚至据理力争。定稿前,部分编辑人员和领导又做了大量的审阅润色工作。其中,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郭子华同志补充润色民间传说一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张庄采风时,驻村第一书记艾晓民同志曾在车上给我谈起关于该村的一则民间传说,我觉得很有意思。在撰写“小张庄”一文时,我进行了文字整理,将此内容作为民间传说编入该篇。在定稿前,郭主任曾打电话与我协商修改该传说的结尾——做人仅有智谋是不够的,还要以诚信为本,知错即改。这样,使故事结局更为完美,更能传递正能量。她的补充建议既衔接合理,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谓是“润物细无声”的点睛之笔。

自接到编写任务至今,我常在闲暇时想,人们为什么那么在乎乡愁?

乡愁是什么?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就会想念这个地方。长年蜗居乡村的庄稼汉应该是没有乡愁的,有的只是发愁。为生计愁,为盖房愁,为孩子的婚姻愁,为没钱看病愁。因此,乡愁产生于距离。家有多远,乡愁就有多浓。在人生的众多愁中,唯独乡愁,犹如霞光晚照,在淡淡的伤感中流淌着温暖的彩色。从这个层面上讲,乡愁可能是人世间最美的愁了。

乡愁是美好的。然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立新往往是要破旧为前提的。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冲击,那些看似“破破烂烂”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首当其冲。当然,有的地方保护意识强些,可能要经专家论证一番,比较慎重。而有些地方,等不及论证,推土机就开始野蛮作业了。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文化遗址消失不见。伴随着“硬件”的损失,传统习俗、传统工艺、传统方言等“软件”也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祖先保留下来的宝贵遗产,都记录着先辈的智慧创造与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璀璨历史文化的生动注脚,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守护好他们,才能守住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记住乡愁”蕴含的深意是要提醒我们记住我们的“根”,留住我们的“根”。也许多年之后,传统村落随着时间的流逝终将会模糊不堪,如果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从《记住乡愁——郏县传统村落》这本书中寻得一丝郏县传统村落的血脉,也不辜负决策者的良苦初心和大伙儿编书的一腔热忱。

提及乡愁,知道余光中的诗歌《乡愁》的人肯定不少,虽然他讲述的只是一个个小故事。其实,我更喜欢席幕蓉的这首同名诗,她描绘的一幅幅画面,也许会让更多人沉醉其中: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作者简介:张帅锋,号紫云山人,郏县新城中学教师,中国散文学学会员。主编有《考场作文高分利器》,参编有《孝德香校园》《记住乡愁——郏县传统村落》等。现兼任中原采风网易号主编,华夏艺术网等网站特约编辑。

编辑:小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