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帥鋒

近日,《記住鄉愁——郟縣傳統村落》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與讀者見面了。作爲本書的編者之一,這是我期待已久的事。手捧這本厚重的文史資料,猶如抱着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那般欣喜。

如果說源於農耕文化的傳統村落是我們的“根”,那麼,編寫《記住鄉愁——郟縣傳統村落》的過程就是尋根之旅,而我是在去年九月份或更晚一些踏上這一旅程的。

去年九月份,大約是剛開學不久,老朋友王文一來電話說,縣政協文史委擬編寫一本有關郟縣傳統村落的書,他受文史委委託,邀我參加編寫工作。當時我還對傳統村落了解不多,所以,內心忐忑,不敢接這個任務。文一老師向我介紹了編寫此書的重要意義,並鼓勵我,相信我能做好這項工作。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與提高機會,便答應了。等編輯人員到政協文史委一碰頭,才知道,我是十位編輯人員中資歷最淺,年齡最小的一位。

爲了便於開展工作,編輯部將傳統村落編寫任務分解,並將成員分爲三個小組。我與周紹顯老師、石羣良老師分爲一組。周紹顯老師是中國最早的知青刊物《廣闊的天地》首任主編,石羣良老師是郟縣知名文藝刊物《萬花山》的編輯。能與他們在一塊工作,的確是給了我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具體到個人分工,由我主筆的是“臨灃寨”和“小張莊村”兩個傳統村落。臨灃寨知名度高,可引用資料很多;小張莊知名度稍低,在網上搜不到多少文字介紹。巧合的是,這兩個村都與“張”姓有關:臨灃寨原名張家埂,小張莊只看村名便知。

現代人寫東西往往先網上搜索一番。這本身並不算賴毛病,但信息多了,往往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甚至自相矛盾。在寫臨灃寨時,我就遇到了這樣的困惑。好在我手頭有一本《郟縣堂街鎮鎮志》,可信度較高,可供參考。

在堂街鎮臨灃寨採風。左起:張帥鋒、周紹顯、尹亮亮、石羣良。

我將手頭的資料略加整理後,帶着需進一步澄清的問題,與其他編委一起前往臨灃寨採風。尹亮亮同志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帶領我們走過村裏的每一條街道,向我們詳細介紹寨內的每一座建築,甚至連拴馬石也不放過。守護臨灃寨一二十年了,他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對這裏的一磚一瓦都瞭如指掌。歷史典故旁徵博引,正史野史信手拈來,讓我對這位臨灃寨的守護者不由得伸出大拇指。

去小張莊採風時,我就沒有那麼多疑惑了。因爲,我從來沒有去過這裏,網上也沒有像臨灃寨那樣鋪天蓋地的介紹。小張莊對我來說,如同一張白紙。然而,正是如此,便有早日一睹芳容的嚮往之心。

在姚莊鄉小張莊採風。左起:張帥鋒、周紹顯、李國恩。

2017年11月4日,縣政協文史委副主任李國恩同志親自駕車,帶着我和周紹顯老師一起來到小張莊。車開到了“閱兵臺”附近停住了。閱兵臺上有一棵粗壯的披紅掛綵的國槐。兩位村民正悠閒地在大樹下的圓桌上下棋。旁邊幾位,一邊觀看,一邊聊天。好一派其樂融融的場景。小張莊兩委會十分重視,村支書張國營同志和駐村第一書記艾曉民同志帶領我們一起參觀了閱兵臺、張布郎宅院、古井、古樹、古廟及其他傳統建築。我們去的當天,看到古井清淤工作和古樹圍護工作都正在進行中。可見,上級有關部門和村兩委會對傳統村落的重視和保護很到位。

待兩篇初稿寫成後,我首先將文章在小組內傳閱,修正。之後,我又分別把小組審定的稿子發送給尹亮亮同志和張國營支書審閱。因爲,他們比我們更熟悉那裏的一切。其中,尹亮亮同志可能覺得微信上看着修改不方便,讓我打印一份紙質的文稿送給他修改。當我拿到尹亮亮同志用紅筆圈點勾畫的修改稿時,深深地被他的嚴謹認真的作風所折服。張國營支書也提出了很好的修改建議。

此書是文史資料,自上而下極爲重視,多次召開會議研討,統一思想。由於可借鑑的傳統村落圖書樣例不多,所以,在編輯過程中,從寫作體例、行文風格等都在不斷地進行矯正、力求完美。個別細節,還在微信羣裏徵求大夥意見,反覆討論。編輯人員也是直言不諱,暢所己見,甚至據理力爭。定稿前,部分編輯人員和領導又做了大量的審閱潤色工作。其中,縣政協文史委主任郭子華同志補充潤色民間傳說一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張莊採風時,駐村第一書記艾曉民同志曾在車上給我談起關於該村的一則民間傳說,我覺得很有意思。在撰寫“小張莊”一文時,我進行了文字整理,將此內容作爲民間傳說編入該篇。在定稿前,郭主任曾打電話與我協商修改該傳說的結尾——做人僅有智謀是不夠的,還要以誠信爲本,知錯即改。這樣,使故事結局更爲完美,更能傳遞正能量。她的補充建議既銜接合理,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謂是“潤物細無聲”的點睛之筆。

自接到編寫任務至今,我常在閒暇時想,人們爲什麼那麼在乎鄉愁?

鄉愁是什麼?鄉愁就是你離開這個地方就會想念這個地方。長年蝸居鄉村的莊稼漢應該是沒有鄉愁的,有的只是發愁。爲生計愁,爲蓋房愁,爲孩子的婚姻愁,爲沒錢看病愁。因此,鄉愁產生於距離。家有多遠,鄉愁就有多濃。在人生的衆多愁中,唯獨鄉愁,猶如霞光晚照,在淡淡的傷感中流淌着溫暖的彩色。從這個層面上講,鄉愁可能是人世間最美的愁了。

鄉愁是美好的。然而,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立新往往是要破舊爲前提的。隨着現代化建設的衝擊,那些看似“破破爛爛”的傳統建築、文化遺產首當其衝。當然,有的地方保護意識強些,可能要經專家論證一番,比較慎重。而有些地方,等不及論證,推土機就開始野蠻作業了。因此,隨着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必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傳統村落、文化遺址消失不見。伴隨着“硬件”的損失,傳統習俗、傳統工藝、傳統方言等“軟件”也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每一個傳統村落都是祖先保留下來的寶貴遺產,都記錄着先輩的智慧創造與文化記憶,是中華民族璀璨歷史文化的生動註腳,更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守護好他們,才能守住我們的鄉愁,留住我們的根。“記住鄉愁”蘊含的深意是要提醒我們記住我們的“根”,留住我們的“根”。也許多年之後,傳統村落隨着時間的流逝終將會模糊不堪,如果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從《記住鄉愁——郟縣傳統村落》這本書中尋得一絲郟縣傳統村落的血脈,也不辜負決策者的良苦初心和大夥兒編書的一腔熱忱。

提及鄉愁,知道余光中的詩歌《鄉愁》的人肯定不少,雖然他講述的只是一個個小故事。其實,我更喜歡席幕蓉的這首同名詩,她描繪的一幅幅畫面,也許會讓更多人沉醉其中: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裏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作者簡介:張帥鋒,號紫雲山人,郟縣新城中學教師,中國散文學學會員。主編有《考場作文高分利器》,參編有《孝德香校園》《記住鄉愁——郟縣傳統村落》等。現兼任中原採風網易號主編,華夏藝術網等網站特約編輯。

編輯:小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