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的鐵帽子王,就是世襲罔替的王爺。有親一朝,這樣的王爺有: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莊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其中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直到清朝滅亡都沒被摘過帽子,一個兒子當了皇帝,一個是大清鐵帽子王終結者,被視爲“賊子”,葬送大清。

恭親王。全稱“和碩恭親王”,始封祖爲恭忠親王奕訢。奕訢爲清宣宗旻寧第6子,道光遺詔中遺命四子奕詝入繼大統的同時封奕訢爲親王,文宗奕詝繼位後即封其爲恭親王。慈禧發動辛酉政變得到了奕訢大力支持配合。兩宮垂簾聽政任命他爲議政王。後賜其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同治七年以後遭忌不再參與朝政。光緒二十四年奕訢病逝,詔諡“忠”,配享太廟。恭親王世爵共傳3世2王,分別爲恭忠親王奕訢、恭賢親王溥偉、恭親王毓嶦。

醇親王。全稱“和碩醇親王”,始封祖爲醇賢親王奕譞,奕譞是清宣宗旻寧第7子,咸豐年封醇郡王,其福晉爲慈禧胞妹。同治十一年晉封爲醇親王,穆宗(同治)死後無嗣,其子載湉即位,改元光緒,醇親王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光緒十六年奕譞去世,配享太廟,“稱皇帝本生考醇賢親王”,其子載灃襲爵。光緒三十四年德宗載湉死,載灃子溥儀入繼大統,載灃爲監國攝政王,1951年載灃病逝於北京。

慶親王。全稱“和碩慶親王”,爲大清鐵帽子王終結者,被封者爲奕劻。奕劻是清高宗弘曆17子永璘嫡孫,光緒十年命其管理總理衙門,封慶郡王。慈禧60萬壽封親王,深得慈禧信任,曾與李鴻章共同主持辛丑議和。慈禧死後載灃掌政,爲緩和親貴之爭賜其王爵世襲。辛亥革命爆發後奏啓用袁世凱,清廷退位後被清朝親貴遺老視爲“賊子”,認爲大清是他葬送。後寓居天津,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