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網

中國Top100醫院

健康科普

關注

不想錯過小九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39健康網」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爲星標」

咱們每天不見不散~

◆  ◆ ◆

「10個上環的女人,9個都得了子宮肌瘤,讓我上環?爲啥不讓老公去結紮?!」已經生完二胎的麗麗(化名)最近因爲避孕的事兒,跟婆婆起了爭執。

到底是丈夫行輸精管結紮還是妻子上環?這是夫妻間的事,還得他們自行商量。但對於麗麗的觀點 「女性上環更容易得子宮肌瘤」,小九邀請到北京醫院婦產科李葉主任給大家做一下權威講解!

子宮肌瘤跟上環沒有必然聯繫!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於30~50歲育齡期女性,20歲以下少見,絕經後可能萎縮或消退。

雖然醫學在不斷進步,但子宮肌瘤的具體發病機制至今仍不明確,一般認爲與女性性激素水平相關,或與女性性激素受體表達相關,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 「女性子宮內放置避孕環會增加子宮肌瘤的發生率!」

女性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達到30%以上,也就是說,10個女人中有3個是子宮肌瘤患者,如果在西方進行屍體解剖,這一比率會更高。

李葉醫生解釋,在中國,目前育齡期這一階段的女性往往選擇上環進行避孕,而此時,也正是子宮肌瘤的高發年齡,這一巧合,使很多人誤以爲子宮肌瘤是宮內環引起的。其實不上環,這個年齡每年體檢,也有可能查出子宮肌瘤!

很多女性是在體檢時偶然發現子宮肌瘤的,但自身並沒有什麼症狀。李葉醫生表示,大部分子宮肌瘤如果沒有月經改變、不規則陰道流血、腹部腫塊、尿頻、排便不適等壓迫症狀,注意遵醫囑定期隨訪即可,不需要藥物或手術治療。

李葉醫生門診中遇到過一些子宮肌瘤患者,她們反而「感謝上環」,因爲上環後每年必須複查一次婦科B超,檢查環的位置是否正常,這個檢查也能同時順便觀察子宮肌瘤的變化,可謂一舉兩得。

女性上環更應該注意的4件事兒!

上環避孕的靈感來自古阿拉伯人,那時人們將小石塊放入駱駝子宮內,以避免沙漠長期旅行中受孕。經過改造升級,人們設計出了更多材質、尺寸、形狀更適合人體的節育器,也就是環,刺激宮腔內產生無菌性的炎症反應,干擾受精和着牀,達到更安全有效的避孕目的。

雖然上環本身不會像前文麗麗擔心的那樣導致子宮肌瘤,但對於身體,它畢竟是個異物,所以上環前後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聽聽李葉醫生怎麼說吧!

1.上環之前要行婦科檢查及評估

上環是簡便、持久的避孕方法,但不是每個女性都適合,比如子宮腔較大,與環的大小不符合,此時放環,環更容易脫落,反而達不到避孕的目的。

此時可以考慮改用其它避孕方式,也可以先經過藥物治療,將子宮腔縮小後,再放置適合的宮內環。

再如,患有粘膜下子宮肌瘤的女性,月經量本身就多,如再上環,更會增加月經量。

2.遵醫囑定期複查

如果環和子宮是匹配的,環不會輕易脫落、移動或遊走,但爲了保險起見,上環後第一次月經結束,女性要去醫院做一次複查, 看看「經血衝擊過後」,環的位置是否安穩。如果沒有問題,此後一年複查一次即可。

3.及時取環

上環作爲一種長效避孕方式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但所謂長效並未一勞永逸,不同環放置在體內的時間是有差別的。

比如,帶銅T形節育器,一般放置5~7年,母體樂 可以放置5~8年,曼月樂(含有激素藥物),藥物作用期是5年;既往常規使用的金屬圓環,如無不適,體內放置可長達20餘年。

上環前,女性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年限的環,到了時間,或絕經一年,要及時去醫院取出!

4.正規醫院放環取環

上環、取環雖是小手術,也是婦科很常見的操作,但由於多數是在「盲操作」的情況下憑感覺進行,反而十分考驗醫生的技術和經驗。所以如果可能,還是建議去有資質的正規醫院、找有經驗的醫生進行操作。

-END-

嚇到喵了,快一個安慰的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