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鄙視鏈作爲熱詞出現在公衆的視線裏,在當今的社會里,鄙視已變得公然,無畏,似乎不鄙視無以證明自己的優秀,高端與成功。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都存在着鄙視鏈,這早已成爲一種共識。早些日子,在相親角上一位大爺說出了月薪一萬是要飯的話語,讓輿論一片譁然。針對假期旅遊,也存在着鄙視鏈,回鄉遊是底端,跟團遊是沒落的旅遊鼻祖,自駕遊是主流,出境遊是旅遊的真諦。同樣的情況在HR領域也存在着,那就是學歷鄙視鏈,大致是:清北復交浙科南>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專科>高職。鄙視鏈的存在,讓現代人不免有些焦慮,好像階層似乎已經固化,處在鄙視鏈高端的就該去鄙視處於鄙視鏈低端的。

信仰鄙視鏈,你不焦慮纔怪

鄙視鏈就像是一條食物鏈,似乎永遠都繞不開,他更像是路人的泄憤。我好,你壞。我優,你劣。我高級,你低級。我核心,你邊緣。鄙視多少人,被多少人鄙視,都意味着與社會最核心價值的距離。鄙視鏈的形成固有社會現實因素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受人心理因素的支配,現代人盲目攀比,很容易出現鄙視心態,這也折射出內心的自卑與焦慮。

衆所周知,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行爲模式都有各自的特點,如果不接納個體間的差異,帶着有色眼鏡去對待別人的生活,鄙視鏈就很容易產生。生活中那些熱衷於鄙視鏈的人,他們無疑展露了怕丟面子,無安全感等深層次的心理問題,通過壓低,貶低別人來提升自己的優越感。當然,鄙視鏈產生還有一個重要得原因,那就是攀比。普通的比較是一種正常現象,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好足劣從而更好地完善自己,形成對外部世界相對穩定的態度和看法。而過分的比較,通常會先入爲主,在腦子裏形成刻板,慣性的評價體系,體現了內心的不安與焦慮,嚴重影響人的自信心,阻礙正常的人際關係的形成。

信仰鄙視鏈,你不焦慮纔怪​破除鄙視鏈,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基礎,彼此尊重是永恆的主題,只有破除鄙視鏈,才能終結焦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