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性格开朗,也很爱笑。从今年1月到8月,张勤已经在康定市人民医院支援了大半年,谈到这段时间的感受,张勤脱口而出,时间过得太快了,“我感觉任务还是重,还是要抓紧时间,如果时间慢点就好了!”

张勤口中的任务是她决定到康定实施一年对口支援时给自己定下的帮扶目标。目前,她已经完成了科内教学查房7次,普通病区查房18次,院内爱婴医院相关知识讲座1次,巡回医疗义诊1次,保障任务2次。下半年的任务她也时刻牢记在心,一定要把徒弟带出来,能够独立完成新生儿辅助操作。“她们后半年必须要独立完成,必须完成,这是我写在计划里的。”之所以定下这个目标,是因为张勤明白民族地区的妇女生产和新生儿照护工作都不够规范,需要更科学、更规范的制度和理念来有效地促进当地的妇女儿童健康。“其他省份的新生儿可以享受到的医疗服务,我们这儿也要提供。而且新生儿辅助开展得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非常好的。”

从平原来到高原,张勤最初也感觉到不适应:头疼、浑身乏力。但乐观的她从未抱怨,迅速调整状态适应新环境。现在每逢遇到紧急情况,她都能从宿舍迅速地赶到医院。“刚开始不行,稍微走快点,喘不过气!现在慢慢还是适应了,万一有什么紧急情况,我基本上15分钟就赶到现场了。”对口支援,不是口头的一句话,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形式,而是踏踏实实地在对口的医院里亲手做、亲手教、亲手带。张勤说,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她只在劳动节、端午节回过家。

张勤的徒弟倪长沙说,在过去,她们早查房的时候并不是那么规范,对病人交代的相对也比较少。而张勤的每一次查房都以身作则,非常耐心地向病人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而且,张勤对科室的医生们也提出了严格要求,一定要积极主动向病人科普健康知识。倪长沙说,现在大家跟患者的交流更多了。“这边的病人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而且也不会说汉语,早上查房的时候,我们就交流比较少,现在张老师来了,我们医院对病人健康教育等方面都已经提高了”。

四川台记者 邓婕 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