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配套政策

一個監管平臺

銀川互聯網醫院監管平臺

配套政策+監管平臺爲“互聯網+醫療健康”護航

在遠程診斷、遠程專家門診、互聯網+慢性病管理等工作有序推進的過程中,銀川市也在根據國務院及國家衛健委的相關規定探索制度和政策上創新,爲互聯網+醫療健康的良性發展提供保障。2017年起,銀川市結合實際情況,率先出臺了《銀川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銀川市遠程醫療服務收入分配管理辦法》等10個配套政策,從制度上規範了互聯網+醫療健康工作的發展。

今年下半年,銀川市委、市政府又研究通過了《銀川互聯網+醫療健康實施方案(2018~2020年)》,明確了工作實施內容、目標任務和時間進度。

同時,爲了保證互聯網醫院線上診療的安全與合法性,5月8日,銀川互聯網醫院監管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對互聯網診療平臺的運營合規性、醫院資質、醫生信息備案,診療行爲中的在線問診、分診、開具處方、會診、病歷書寫、藥品配送等核心業務採取“自動覈查預警+人工干預方式”進行實時監督和管控,從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後追溯實現對互聯網醫院的全過程監管。

馬曉飛介紹,目前正在推進的工作是互聯網+醫療健康與醫保系統的科學銜接,讓患者通過互聯網就診時也能享受與線下一樣的醫保報銷政策。同時也在積極推進建設線上處方中心及藥品配送體系,探索醫療衛生機構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通互聯,實時共享,解決偏遠地區、基層機構的專科藥、處方藥缺乏問題,讓老百姓的在線診療更加便捷。

爲緩解羣衆看病難問題,尤其是偏遠區域的貧困人口看病就醫問題,近年來,寧夏推動構建有序的分級診療格局,建立了“國家、自治區、市、縣、鄉”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對接30家國家級醫療單位,覆蓋區內7家自治區級醫院、22家市縣綜合醫院、196家鄉鎮衛生院,爲開展遠程會診、遠程門診、遠程影像、遠程心電、遠程超聲、遠程病理、遠程查房、遠程教育等多種遠程醫療應用奠定了基礎。

前不久,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批覆支持寧夏建設我國首個“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省區。寧夏將開展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建設國家試點,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發展,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規範應用。爲何地處西北的寧夏能夠在“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嶄露頭角?作爲寧夏首府城市,銀川在“互聯網+醫療健康”方面有哪些有益的探索?記者帶您通過一個個事例一探究竟。

1 300公里外的緊急遠程診斷,孩子成功獲救了

8月6日,寧夏電生理遠程診斷中心負責人餘新燕接到一則緊急求助,遠在300多公里外的固原市人民醫院一名新生兒心跳呼吸暫停,伴有高鉀血癥,緊急做了心電圖,但當地醫院沒有會讀心電圖的專業診斷醫師,請求寧夏電生理遠程診斷中心遠程給予幫助。餘新燕第一時間協調中心資深診斷醫師代勤遠程讀片,在5分鐘內出具了診斷報告,立刻通過網絡反饋至固原市人民醫院,並根據診斷結果指導現場醫護人員用藥實施救治,孩子成功復甦。

【成效】

遠程診斷:優質醫療資源到基層,實現區域診斷同質化

“這是寧夏電生理遠程診斷中心的工作日常。”餘新燕說,2013年,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全區率先探索遠程心電診斷模式,成立了遠程電生理診斷中心,爲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專業的心電圖診斷、24小時心電監測等服務,解決基層診斷醫師短缺或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得到三甲醫院專家的診斷,減少漏診誤診,提高基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2017年,這項工作得到患者和政府的一致好評,被正式授牌爲寧夏電生理遠程診斷中心,服務輻射範圍進一步擴大,和區內外近200家基層醫療機構互聯互通,包括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以及民營醫院,基層醫療機構覆蓋率達到93%。診斷量已經從剛開始的每年700份病歷增長到了現在的每天1000多份病歷,累計完成19萬份心電圖診斷,平均5分鐘內即可向基層單位發送診斷報告。

與此類似的還有成立於2017年的寧夏遠程影像診斷中心,目前連接各級醫療單位51個,爲基層醫療機構提供DR、CT和MRI的遠程閱片會診,20分鐘內即可完成影像的上傳、診斷、發送報告的全過程,目前已累計書寫報告3萬餘份。

正在建設中的還有銀川遠程睡眠監測中心、銀川遠程癲癇監測中心、銀川遠程病理診斷中心、銀川區域醫學檢驗中心,預計在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將三甲醫院的優質診斷資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基層,實現區域診斷同質化。

2 相隔千餘公里專家“面對面”問診,楊女士心裏有底了

8月9日下午3點半,家住永寧縣的楊女士如約來到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在該院腫瘤內科主任陳素瓊的陪同下,通過遠程專家門診見到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科主任醫師、教授崔恆,諮詢了自己的病情。楊女士67歲,患有卵巢癌,由於病竈比較大,且多次化療後已經出現耐藥傾向,本地醫生給出的方案她有些猶豫,想去北京求醫。在親戚的介紹下,楊女士得知銀川有個“全國專家銀川會診中心”,可以通過網絡與北上廣的專家視頻問診,不需要拖家帶口到北京去,於是她預約了北京專家崔恆。在詳細瞭解楊女士的病史後,崔恆爲她制定了下一步的治療方案。“這下我心裏就有底了,就按照專家的建議好好治療。雖然專家掛號費有點貴,但比跑一趟北京要划算得多,遠程專家門診對於像我這樣的重病人還是很有幫助的。”楊女士說。

【成效】

遠程專家門診:家門口輕鬆問診北上廣專家

楊女士並不是唯一的受益者,採訪當天,記者看到了一個滾動提示遠程專家門診接診信息的電子屏,上面的數據顯示,遠程專家門診自2017年4月17日上線,截至8月9日,已經累計爲1595名本地患者完成遠程會診。據銀川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馬曉飛介紹,2016年12月,銀川市開始探索互聯網醫院的建設。

“好大夫在線”是第一批落戶銀川的企業,其申報的“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於2016年12月以備案形式獲批《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隨後,丁香園、航信景聯、北大醫信、春雨醫生、京東醫藥城、360健康等31家全國互聯網醫療公司先後與銀川市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的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在銀川市以備案形式獲批《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互聯網醫療企業已達到20家,各互聯網醫院在銀川備案註冊的醫生總數已達到20多萬名。依託互聯網醫院平臺上的專家資源,我市成立了“全國專家銀川會診中心”,組建了1.6萬名專家的遠程專家庫,本地疑難重症患者可通過遠程門診,在本地就能得到全國專家的遠程醫療服務,節省了交通、食宿、誤工等非醫療花費。

3 血壓自動監測,代跑腿開藥,老人買藥看病不愁了

家住金鳳區唐槐園小區的周玉勤老人是個有10年高血壓病史的慢性病患者,今年銀川市推行了“互聯網+慢病管理”試點項目,她就主動簽了約。今年6月的一天,周玉勤清早照例測血壓,發現數值比平時高,正納悶呢,她接到了健康管理師張明賀的電話:“周阿姨,我剛剛監測到您的血壓不太正常,系統報警了,您感覺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嗎?”

原來老人在使用的智能血壓計內部裝有一個無線網卡,每次測完血壓,數據就會實時自動上傳到“互聯網+慢病管理”實施方——銀川航信景聯互聯網醫院的平臺上,一旦血壓有異常,平臺就會發出報警,健康管理師立即介入。在多次測量都顯示老人當天血壓偏高後,健康管理師張明賀建議老人到金鳳區碧水藍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在全科醫生的輔助下,通過遠程會診系統與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陳芳取得了聯繫,調整了當天的藥物服用量,老人的血壓逐漸恢復正常。而這一切發生的時候,系統還自動給老人的兒女發送了短信,告知老人的身體情況。

另一位85歲的高血壓患者李衡昌老人則享受到了健康管理師代跑腿開藥的服務。老人腿腳不好,每月跑一次醫院開藥讓他非常頭疼,“其實每次開藥只需幾分鐘,但排隊、繳費、就診、取藥都要排隊,一折騰就是半天,我們本來就年老體弱,折騰一次就是一次負擔,每月一到買藥時就發愁。”李衡昌說。

今年6月,李衡昌也簽約了“互聯網+慢性病管理”項目,健康管理師針對他的困境,主動提出每個月替他跑醫院開藥,李衡昌便將自己的醫保卡、大病保險本都交給了健康管理師,到了需要開藥的日子,李衡昌打電話交代了自己藥物目錄,當天下午健康管理師就能把新開的藥品送到家裏。

【成效】

“互聯網+慢性病管理”:健康送到家裏來

馬曉飛介紹,今年銀川市衛計委與與銀川航信景聯互聯網醫院合作,在銀川市13個社區試點推行高血壓壓管理O2O模式和糖尿病MDM管理模式,根據個人需求爲簽約的慢性病患者提供智能終端監測、家庭監控指導、在線諮詢隨訪、全科專科聯動、遠程診療技術、全程跟蹤管理等個性化的慢性病線上線下管理新模式。截至目前,該模式已經覆蓋13個社區8萬餘人。

據統計,各個平臺上北上廣的各級專家通過對常見病、慢性病的線上複診和健康管理,累計服務患者700多萬人次,其中服務銀川患者22萬多人次。

記者 沈亞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