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是琺琅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後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粉彩瓷在衆多的清宮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簡單率直,濃筆豔抹,富貴豪華而別具一格。紅鳥牡丹富貴罐是其風格的經典之作。此後,有君王之才的袁世凱於1915年底稱帝,年號“洪憲”。喻其大法制,倡導國民新生活,公正透明等。按慣例,新皇帝即位要燒新瓷貢賀

早在清康熙年間,粉彩作爲瓷器釉上彩繪藝術已開始了萌芽;到雍正時期,已趨成熟,並形成 粉彩裝飾 的獨特風格; 乾隆 時期粉彩已非常興盛。粉彩的藝術效果,以秀麗雅緻,粉潤柔和見長,這與潔白精美的瓷質分不開,它們相互襯托,相映成趣,有機地結合起來。

【撇口碗】碗式之一,唐代中期越窯首創碗形。口腹向外斜出,璧形底。因其碗口像喇叭口一樣外撇,故稱。以後碗底變成圈足,各朝代都有製作。

此粉彩花卉福壽撇口碗,撇口,弧壁,圈足。外壁以粉彩繪飾,極盡其妍,使人所居疑在花間隱榭,置身若在百花叢中,目不暇接,觀之忘倦。繁美的粉彩正是彰顯了帝國的昌盛與統治者追求完美的審美喜好。“求全”、“求百”,是人的一種思維模式,其基本意思即是“希望所做的事完美”,反映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對事物發展的積極心態。雖從辯證的角度看,絕對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只有相對意義上的完美,但 “求全”也體現了一種追求進步與完善的精神。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希望人生都“十全十美”,故曾自我總結一生有“十全武功”,並作《御製十全記》,令寫滿、漢、蒙、藏四種文體,建碑勒文,可見其心。此碗用不同濃淡、深淺的顏色表現,並運用油畫畫法中的陰陽向背與凹凸感使其更爲鮮活,形神兼備,各具不同的風采,極富層次感,給人以一種迎面而來密不透風的美,具備典型的乾隆時期特徵,惹人喜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