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關關員與14名女“代購”發生不正當關係,刺痛了誰的眼睛)

海關關員與14名女代購發生性關係 刺痛了誰的眼睛

近日,一則網帖上了熱搜:有女子舉報任大連海關科級職員的丈夫管某與14名女“代購”發生不正當性關係。舉報人還稱該管姓男子存在包庇協助走私、收受賄賂等違法違紀行爲,並公開了當事人承認曾經出軌多名女性的認錯視頻。1月6日晚,大連海關回應稱,已對當事人停職並開展調查。

有段時間沒看到如此“勁爆”的舉報帖子了。這名女子公佈的材料中,既有管某的微信截圖,也有當事人的證詞,足見管某的妻子花了不少工夫。網上一段疑似管某本人光着上身站在牀頭,在逼問下“彙報”“搞破鞋”情況的視頻,近日也廣泛流傳。多份材料相互印證,管某生活作風糜爛、存在明顯違規違法行爲,已嚴重違背了關於黨員幹部紀律和作風的規定,但最終結論尚待大連海關調查。

舉報材料中的一些信息如果屬實,無疑將刺痛人們的眼睛:一個海關科員能夠利用職權,與多達14名女“代購”發生不正當關係。海關就是國門,關員就是國門的“守護者”。可如果關員成天琢磨着“睡”90後還是95後,把手中權力當作權色交易、勾兌利益的籌碼,那公權勢必會淪爲謀私工具。

如果管某被舉報信息最後被查證屬實,那就說明規範海關權力,規避權力尋租,已經到了何等緊迫的地步,在正風反腐日趨深入的大背景下,依然有陽光未照到的陰暗角落。這也不禁令人深思:一個海關關員就能如此爲所欲爲,相關的監督哪裏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舉報材料反映出,管某應該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目前,雖然相關人員的身份尚不得而知,但不能排除管某的背後還有其它海關人員的參與。否則,管某做起事情也不可能如此暢通無阻。事實上,近年來,海關係統的貪腐案時有發生,不僅涉案人數多,而且社會影響惡劣。

2013年,經寧波市檢察機關偵查,一起海關係統的貪腐窩案,讓海關查驗部門與報關公司之間內外勾結、權錢交易的利益鏈條浮出水面。北侖海關查驗科共有12名工作人員涉案,他們收受賄賂少則10餘萬元,多的40餘萬元;有的甚至濫用職權,幫助外貿公司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涉案的12名關員中,有8人是“80後”,最年輕的時年才26歲,有些還畢業於名牌大學。

2014年,一場突擊行動在深圳沙頭角海關旅檢四科辦公室展開,辦案人員當場查獲108萬元,多個信封註明分賬“清單”。當街裝車,旁若無人,走私在社區居民中已成“公開的祕密”,監察部門卻表示“毫不知情”。深圳沙頭角海關部分關員明碼標價,放縱走私,“守門人”淪落爲“放水人”,沙頭角中英街反成走私通道。沙頭角海關旅檢四科8名關員涉嫌受賄、放縱走私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沙頭角海關原關長吳文奎等也被牽出,因受賄35萬元,後被判有期徒刑10年。

有關人士分析,由於海關工作人員手握大權,不可避免地成爲一些利益集團瞄準的對象,一些人走上權力尋租之路。由於權力的行使缺乏透明度,監督機制不夠完善,再加上環境的腐蝕、拉攏,海關貪腐就有了滋生的溫牀。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6年3月2日至4月29日,中央第七巡視組對海關總署黨組開展了專項巡視。2016年6月2日,中央巡視組向總署黨組反饋了巡視意見。巡視意見中說,海關係統一些領域腐敗問題比較突出,“一線執法領域權力集中,窩案串案頻發”。

對此,海關總署提出整改措施,着力加強對監管執法全過程監控,上線查驗管理系統一期,組織研發全國統一版本的“查驗異常結果處置系統”,由計算機系統判斷查驗發現問題單據的流向;在16個試點海關配發移動查驗執法作業終端、音視頻執法記錄設備,在首都機場海關旅檢現場首批試用新型音視頻單兵終端通,通過執法過程進系統、留痕跡,有效降低人爲干預因素,防範羣體性腐敗案件發生。

或許,除此之外,還需要更嚴密的監督體系,消除權力制約的真空地帶。只有真正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體系,才能讓“脫繮”的權力得到制約。

荀建國 本文來源:上觀新聞 責任編輯:荀建國_NN7379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