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763年,唐朝官军在洛阳大败叛军,收复河南河北,叛军首领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自杀,手下将领纷纷投降,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漂泊多年的诗人在异地他乡,忽然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他的心情是复杂的。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向衰的转变过程。尤其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让忧国忧民、以苍生为念的“诗圣”感时伤事,才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伤心之作,才有了沉郁顿挫的诗风。但我们今天欣赏的这首诗,却是充满喜悦与狂放,号称“老杜生平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向洛阳。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河北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北方成了主战区,两京失守,人民流离。公元763年,唐朝官军在洛阳大败叛军,收复河南河北,叛军首领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自杀,手下将领纷纷投降,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试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的就是这段历史。虽说只有8个字,但却是8个年头的“安史之乱”战争史。

“安史之乱”这场浩劫终于过去,国家有望恢复稳定,人民有望回还家园。战乱中,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四川,这个“闻”就是诗人在四川梓州“闻”到的,“闻”到国家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这里的河南河北,不仅仅是指今天的河南省和河北省,还包括山东省和辽宁省的一部分。

首联:

漂泊多年的诗人在异地他乡,忽然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他的心情是复杂的。听到好消息,他第一时间自然是喜悦激动;可接下来想到这8年的颠沛,不仅又悲从中来;再一想呢,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新的生活即将开始,诗人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初闻”后的心理变化,复杂情感就用“涕泪满衣裳”做了形象的概括。这泪水有悲伤,但更多的是欢喜的眼泪。

颔联:

从复杂感情中回过神来的诗人,他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同甘共苦的妻子、儿女。可回头看,妻子、儿女早已是笑容满面,喜气洋洋,多年笼罩在全家的愁云惨雾已经散去。亲人的喜悦又增加了诗人的喜悦,他无心伏案,而是卷起诗书,手舞足蹈。从“却看妻子”和“漫卷诗书”两个连续动作起,落脚于“喜欲狂”,极尽欢喜之情。

颈联:

诗人为什么“漫卷诗书”呢?他是要收拾行李、打包回乡了。胜利后,诗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家。怎么回呢?写这首诗时,杜甫已经五十二岁,这在古代已经是老人了。但我们的“诗圣”却“老夫聊发烧少年狂”。他要唱着歌,喝着酒,要在无限春光里、自由自在地回乡。他是要春光作伴回乡,痛饮狂歌回乡。

“喜欲狂”的表现是“放歌”、“纵酒”,这是狂态;“喜欲狂”的表现还有“作伴”、“还乡”,这是狂想。而“白日”、“青春”、“放歌”、“纵酒”,更是词句明媚,喜气洋溢。

尾联:

既然“狂想”着回家,已然是身在梓州,心回故乡了。于是,诗人就在头脑中勾画回乡的路线。四个地名——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形成了工整的地名对,不但两句对仗,更是句内对偶,足见杜甫的诗词功力。

从四川到湖北,从湖北到河南,这漫漫长路,诗人只用了四个动词——“即从”、“穿”、“便下”、“向”做串联,画面飞驰,急如电闪,有如大江放舟,平原走马,气势奔腾,音韵铿锵。读到此,我们都感受到那种激情澎湃,那豪情飞扬。

另外,诗中动词运用的极其精准。巴峡到巫峡,峡险水急,穿行如梭,所以用“穿”;巫峡到襄阳,顺流而下,所以用“下”;而从襄阳到洛阳,已经是陆路,所以用“向”。可见,这既是狂想,也是现实。

“剑外忽传收蓟北”是国之喜事,“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家之喜事,一个“喜”字统领全诗,欢快明朗,感情奔放,“喜”出胸臆,“喜”出肺腑。

从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就马山收拾行囊,再到神游归程,这就是中国人的家乡情结,这就是中国人对故土的眷念。这不是诗人一家的回乡之梦、回乡之路,这是“安史之乱”后,千万家庭的回乡之梦、回乡之卢,更是千百年来无数游子的回乡之梦、回乡之路啊!“诗圣”用他的至情至性,把这种急切心情,把这种欢愉的喜悦表现得酣畅淋漓,不愧为“老杜平生第一快诗”,也当得起“千古还乡诗之首”的美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