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進入配方競爭時代:龍頭奶粉企業明確拒絕香精!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祁三連,實習生牟佳怡 北京報道

自從嬰幼兒配方奶粉註冊制度實施以來,2018年,中國奶粉行業呈現“強者愈強”的發展勢頭,君樂寶、飛鶴、聖元、宜品、人之初、四季南山、和氏、美廬等龍頭奶粉企業業績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並紛紛上調2019年業績目標。

從2019年第一季度來看,國內外各大奶粉品牌在市場上已經展開“肉搏戰”了,基於此,配方也成爲奶粉品牌之間的競爭利器了。

5月15日下午,由《五穀財經》舉辦的2019年中國乳業高峯論壇上,君樂寶、飛鶴、聖元等龍頭奶粉企業明確表示,爲了中國寶寶喝上更健康、更純淨的口糧,早已拒絕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之中添加香精(專業術語則是香蘭素)。

“奶粉添加香精,寶寶必然會喜歡喝,奶粉的延續性也會非常好,”聖元集團優博分公司總經理楊春豔表示,但是,行業人士應該非常清楚香精奶粉對於寶寶意味着什麼,所以聖元集團決定在奶粉中不添加香精,“這既是企業價值觀的選擇,也是奶粉從業者的堅守。”

在此帶動之下,和氏、愛尼可、人之初、歐貝星、四季南山、美廬等13家國產奶粉品牌也選擇跟進,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供的信息顯示,這些奶粉品牌已經通過配方註冊,且配料表之中都沒有香精。

正如人之初集團董事長李國勇所言,嬰幼兒奶粉配方註冊制讓奶粉企業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有真材實料的“練家子”。目前中國嬰配粉行業正處在一個全方位、全透明的監管環境裏,我們有理由相信,國產奶粉的品質和配方會越來越好,這也意味着消費者對奶粉品質有着更高的要求。

香精可以掩蓋奶粉異味

目前,根據國標規定,在華銷售的1段配方奶粉禁止添加香精,但是,2段和3段配方奶粉並不禁止添加香精。

資料顯示,香蘭素是一種合成香精,通常分爲甲基香蘭素和乙基香蘭素,具有香莢蘭香氣及濃郁的奶香,乙基香蘭素香氣較甲基香蘭素更濃。是國家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按國標添加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大劑量食用可導致頭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甚至損傷肝腎等。

不過,長期食用香精奶粉,對於寶寶來說,存在着諸多不利影響,因此,國際組織和國內外專家都在呼籲奶粉企業全面拒絕香精。浙大食品營養與食品安全系朱加進教授表示,香料、香精對味覺發育尚未完全的嬰幼兒來說,可能有潛在的身體影響,而且年齡越小影響越大。常喫這種“加香”奶粉,可能導致嬰幼兒對濃烈的味感形成依賴,導致孩子長大後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偏食、挑食、厭食。

還有科學研究發現,嬰幼兒腸胃功能發育還不完善,香精香料難以吸收,會加重腎臟損害,可能導致腎結石的產生。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小兒營養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嬰幼兒保健專家蔣競雄博士也指出,就配方奶粉來講,安全、消化吸收、營養成分好以及不添加香精是好奶粉一個基本原則。

蔣競雄認爲,奶粉應該堅持“該有的要有,不該有的最好不要有”的原則,包括香精在內的各種各樣的添加劑最好不要有。基於此,2019年4月,市場發展基金會(Changing Markets Foundation,下稱CMF)發佈報告,呼籲在香港地區銷售的配方奶粉中不要使用備受爭議的香蘭素。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供的信息顯示,在華獲得配方註冊的嬰幼兒奶粉,100餘個品牌的配料表中都未出現香精。換言之,拒絕香精奶粉已成行業共識。

但是,從配方註冊信息來看,在華銷售的部分外資奶粉品牌依然添加香精,這引發了消費者的不滿和不解。君樂寶奶粉研發總監劉建光指出,奶粉添加香精以後,口感會更濃,所以更容易讓寶寶接受,這可能還是出於搶佔市場的考慮,比如喫了香精奶粉之後,寶寶不容易轉奶。

“食物中增加任何東西都是需要成本的,有需要才添加,很明顯,香料並不是必需要添加的”,乳業資深王丁棉表示,因爲香料並非營養素,只是改變風味口感而已。小孩子如果從小就食用未添加香料的,那麼他不會拒絕其他任何品牌產品;可是如果一旦喫了含有香料的奶粉,他就可能對該產品產生依賴,“‘添香’只不過是企業誘導性消費的一種方式,建議消費者還是選擇未添加香精香料的產品。”

飛鶴乳業質量管理總監張亮則直言,香精的最大作用就是掩蓋異味,比如說奶粉裏面會添加一些來自魚油的DHA,它本身就有腥味,如果你的質量控制不好的話,可能就需要通過香精去掩蓋奶粉的異味和腥味,或者運輸過程、儲藏不當,也會對於天然奶香味有損失,只能藉助香精去彌補。

四季南山總經理卜球則指出,雖然國標只是禁止1段配方奶粉添加香精,但是,尚在發育之中的嬰幼兒,對於味覺還是非常敏感的,這也是南山倍慧1段、2段和3段配方奶粉都不添加香精的原因所在。

無獨有偶!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給寶寶提供安全營養的奶粉爲己任。奶粉中從不添加香精,只給寶寶最天然、最原始的營養。”李國勇指出,人之初集團還根據寶寶的生長需求,研發了呵護腸道健康的王牌產品菁嘉貝比,配方中特別添加了丹麥BB-12益生菌與複合益生元雙提升腸道免疫系統,科學配比組成強大營養體系,全面營養寶寶身體。

國產奶粉或將佔據更多市場份額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依然更大、增速更快,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銷售額達到2221億元,同比增長18.6%,預計至2020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張至2955.1億元。

隨着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進一步規範,在漫長的十年恢復期後,君樂寶、飛鶴、聖元、人之初、宜品、四季南山等國產奶粉品牌都取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在經歷2018年洗牌之後,大量雜牌、貼牌和假洋鬼子都已經退出市場,行業格局基本穩固,而2019年,對於國內外奶粉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日子難熬”的年份,“肉搏戰”已經悄然開始。

“坦白地講,其實在配方奶粉註冊制度實施之後,我覺得競爭是加劇的,這應該是更加充分的競爭,”楊春豔指出,由於競爭壓力加劇,無論是國產品牌,還是外資品牌,都在把精力花在做品牌營銷、配方研發和母乳研究上,這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

基於此,國內外奶粉企業都在走“差異化”路線,比如羊奶粉、有機奶粉、乳鐵蛋白奶粉、OPO奶粉、益生菌奶粉。

“奶粉行業競爭加劇,意味着門檻提高了,大家面臨的都是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都具備一定實力,”劉建光認爲,如今奶粉的品質完全可以放心,現在奶粉企業的競爭正在從市場驅動轉向技術驅動。

從飛鶴乳業打造“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從而確立了其在國產陣營老大的地位;到君樂寶旗幟奶粉實現“2小時快速成粉,最大化保留了原奶中的免疫活性物質”的加工創新,從而僅用五年時間便躋身中國奶粉行業一線陣營;再到聖元堅持“仿生配方,世界資源助力中國寶寶成長”的經營理念,迅速讓聖元優博成爲中國奶粉市場的超級大單品。

也就是說,配方競爭時代已經全面到來。業界人士表示,由於消費意識覺醒和奶粉知識普及,消費者格外重視奶粉配方,因此,本土奶粉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配方研發,從而初步扭轉了洋奶粉壟斷市場的狀況,並大幅提振了國產奶粉在消費者心中的信心。

張亮指出,如今的競爭對手都是旗鼓相當,在同一環境下要做出不同的產品,就倒逼奶粉企業練內功、去深挖,然後,才能夠有更多的創新。

尼爾森公佈的《2018年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環境洞察》報告顯示,2018年國貨奶粉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40.7%上升至43.7%,銷售額增速從2017年的14.5%上升至21.1%。

據京東集團副總裁、消費品事業部總裁馮軼介紹,自2016年起,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在京東超市連續4年實現銷售高倍速增長,增速超100%。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調研數據顯示,目前有19.7%中國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國產奶粉,並且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對於國產奶粉信心更強,購買國產奶粉意願比例分別爲28.1%和28.9%。

業界一直認爲,在品質、奶源和工藝上,國產奶粉都完全不輸於進口奶粉,因此,在配方競爭時代,國產奶粉還能繼續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李國勇則表示,人之初集團不僅注重配方的科學性,在產品質量保證上,甄選優質奶源,從源頭上保證產品品質;GMP十萬級淨化車間、全自動化無人接觸式生產、生產過程全程視頻監控確保產品零污染;先進高效的產品檢測中心,更是確保了每一罐奶粉的營養安全。而這正是國產奶粉全面崛起的一個縮影!

“我依然看好2019年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的發展,雖然行業規模不會出現大的增長,但是,由於工作等各種因素影響,6個月之後的奶粉餵養率依然在普及之中,所以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規模還會有一定增長,”卜球認爲,行業集中度還會提高,2019年,龍頭企業在品牌宣傳、產品研發上將繼續加大投入,所以奶粉行業前五大品牌的市場份額有望達到50%,“雖然行業集中度在提高,但是,中國奶粉渠道廣而深,精而美的奶粉企業依然會存在,比如有機奶粉、品牌力強的奶粉和團隊服務意識高的奶粉,不過,那些沒有品牌底蘊的小企業也將面臨挑戰,甚至可能會被淘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