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近年來翡翠價格瘋漲,翡翠原石的價格也隨之瘋狂。賭石產業鏈暴利的背後,是原石資源的逐漸枯竭和造假手段的層出不窮

兩萬元賭下的一塊原石,事後開解出一塊成色極佳的祖母綠翡翠,標價800萬元起拍……22日,在國家黃金鑽石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山東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山東花卉盆景奇石藝術家協會等聯合主辦的首屆山東(齊魯)賭石文化節上,編者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刀窮,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瘋子賣,瘋子買,還有瘋子在等待。”在賭石圈裏,流傳着這樣的順口溜。隨着近年來翡翠價格瘋漲,翡翠原石的價格也隨之瘋狂。然而,緬甸公盤賭石、國內再賭石、加工、批發,賭石產業鏈暴利的背後,是原石資源的逐漸枯竭和造假手段的層出不窮。

“賭石也叫賭玉和猜石,實際上是一個對原石進行評估的過程,也是珠寶商獲取玉材的主要途徑之一。但是,由於賭石的不確定性和投機性,使得賭石過程中產生許多不理智的行爲。”山東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常務副祕書長辛國金,24日接受導報編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24日上午,濟南佛山街。山東(齊魯)賭石俱樂部展廳內,前來看石、問石的人絡繹不絕。李先生以160元買下一塊重約300克的原石,現場切割後,椿色的內裏呈現在衆人眼前,經專業人估價約在8000元以上。

實際上,真實的賭石,遠比此瘋狂。在俱樂部一處靜謐的角落,俱樂部常務副祕書長、經營部經理井長清嚮導報編者揭開了翡翠身價暴漲之路。

從原石開採到銷售,賭石一次次推高價格,運輸、加工、銷售各環節不斷提升成本,由此,粗陋的原石在變身消費者手上華麗飾品的同時,也完成了身價的倍增。

由於原石在開採出來時有一層風化皮包裹着,人們只能通過辨認場口、顏色、水頭等來判斷原石的價值,若要確定裏面的貨色,只能等待切割。這也就增加了賭石的投機性。

據介紹,緬甸是最主要的翡翠原石的產地,全球上等翡翠幾乎都產於此地。“近年來,緬甸幾大翡翠場口經過幾十年大規模的開採,資源已經是逐漸匱乏。緬甸當地政府爲了保護資源,爭取更大的利潤,也在控制原石的出口。”井長清介紹說,各地玉商要想購買原石,最佳的機會就是每年當地舉辦的公盤大會。

“在公盤大會上,賭石多是暗標交易。”井長清舉例說,一塊石頭本身標價5萬元,如果多名玉商都看上,相互之間就會暗自加價,價格因此被越抬越高,最終原石成交價可能翻上10倍甚至更多。

“目前,國內翡翠原石價格飆漲,主要原因就是緬甸政府控制出口,取消了部分公盤,同時,好的原石也越來越少。”井長清表示,原石離開緬甸後,主要被運到廣東、雲南等省再次進行公盤。

隨後,翡翠原石進入加工環節。由於目前優秀加工工匠的稀缺,所以在競得原石以後,一般選擇就地加工。“在廣東、雲南當地,有許多加工一條街,上百家店面都是店內銷售、店後加工的模式。”井長清說。

經過國外、國內兩次賭石,隨後是切割加工,成品翡翠在此流向各地的批發商。“翡翠成品每經過一級批發商,價格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市民購買時,價格可能又會翻倍。”24日,在濟南市英雄山文化市場附近的一家玉器店,店主李文娟嚮導報編者介紹,每年都會從廣州進兩次貨,近兩年來進貨價格漲得厲害,因此終端售價也隨之水漲船高。

“設立俱樂部的初衷,就是爲樹立一種健康的消費理念,避免盲目 、不理智的賭石行爲。”井長清表示,賭石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術,同時還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公衆應該冷靜看待。

俗話說,神仙難斷寸玉。許多“一刀”暴富的例子,讓賭石過程中作假手段頻現。

在賭石俱樂部,井長清嚮導報編者展示了一塊看似成色頗佳的翡翠原石:青黑的石頭上,有一個切割的開口,裏面翠綠色的翡翠煞是誘人。“這樣的原石,真品售價起碼要幾十萬,但這實際上是一塊經過作假處理的普通石頭。”

“之所以擺放這塊假原石,就是要向公衆提個醒,目前原石做假的手段很多,膠粘法、化學法、激光法等層出不窮,缺少專業知識很難辨別。”井長清介紹說,賭石俱樂部的原石都是經專業人士在緬甸實地挑選的,儘可能避免出現假石,同時也省去許多中間環節。

採訪中,編者注意到,前來看石、問石的,並非全是業內懂行的人。許多人抱着買到的玉石或原石,來請專家辨別真僞。“隨着經濟文化生活的豐富,買玉、藏玉的人越來越多,但是許多人並不真正懂行,在這種情況下,一個鑑賞、學習的平臺就顯得尤爲重要。”在俱樂部大廳,有着十幾年玉石收藏經驗的張先生說。

微信15300711038(同手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