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盡力了,真沒辦法的話我不怪你。”10歲的武靖堯坐在牀上,一字一頓告訴繼父張明龍,聽到這話,28歲的張明龍緊緊抱住了兒子。武靖堯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2年前張明龍再婚時曾對武靖堯媽媽立下承諾,“哪怕砸鍋賣鐵,我都盡全力給他治病。”張明龍借錢貸款給兒子移植。如今聽到兒子武靖堯喊他這聲“爸”,張明龍感到自己付出值得。

  武靖堯來自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華州鎮,在他1歲時爸媽就離婚了。從此,武靖堯便跟着媽媽薛嬌一起生活。薛嬌在醫院藥房工作,雖然收入微博,但足夠養活孃兒倆。正當薛嬌想獨自把兒子養大時,厄運突然降臨。只有3歲的武靖堯被查出血小板減少,幾個月後病情突然惡化,全血細胞大量減少,被診斷爲再生障礙性貧血,曾一度四次病危,必須長時間住院輸血才能維持生命。

  兒子是薛嬌唯一的牽掛,兒子得病後,她立馬辭去工作四處求醫,卻因爲兒子的病情特殊、處於發展期,導致各大醫院無法確診具體病情,直到2014年5月,病情又一次惡化,武靖堯纔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被確診爲“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此期間,武靖堯從原來半年輸一次血維持生命,縮短爲3個月輸一次血,去年又縮短爲1星期輸一次血,而且輸血後常伴有高熱反應甚至昏厥。

  頻繁的輸血需要大量的錢,薛嬌便利用在醫院陪護的空餘時間兼職了一份化妝品促銷工作,原本性格內斂的她爲了多賺錢給兒子治病,逼着自己走門串戶談客戶。薛嬌獨自帶着兒子生活本就艱難,如今既要承擔巨大的經濟壓力,又要承受兒子病情逐漸惡化的現實,她時常感到無助和絕望,然而她卻始終無法狠心讓自己放棄。這時,薛嬌遇到了比她小4歲的張明龍。

  張明龍出生於1990年,家住陝西安康市偏僻的大山深處,是一個孤兒。張明龍從沒有上過學,12歲收廢品維生,13歲時便外出打工自食其力,曾經一度爲了填飽肚子而上街要飯。然而,張明龍沒有向自己悲慘的命運妥協,越挫越勇的他自學成爲一名裝修工,一個月能賺5000多塊錢。張明龍本可以慢慢攢錢買房、一步步定居城市過上穩定的生活,這時他遇到了薛嬌。

  2015年,薛嬌和張明龍經人介紹第一次見面,薛嬌原本是想找一個能讓她和兒子堅強依靠的人,而張明龍則想找一個彼此喜歡的有緣人。倆人見面沒多久,張明龍便深深愛上了薛嬌,並提出要娶她。薛嬌最初並不同意,她告訴張明龍,家裏有個生重病的兒子,需要大量的錢治病。張明龍當下做出承諾,他會拼盡全力給孩子看病,可薛嬌不願連累張明龍,便拒絕了他的求婚。圖爲張明龍和大他4歲的妻子。

  然而,張明龍卻不肯放棄,義無反顧的承擔起養活薛嬌母子的重任。爲表誠心,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給武靖堯治病,同時還四處打問擅長治療再障的醫院,並帶着武靖堯去看病……薛嬌心軟了,慢慢接受張明龍的一切幫助,辭去兼職專心陪護兒子。圖爲抽屜裏放滿了兒子喫的藥。

  2016年9月,武靖堯頻繁輸血已不再能夠控制病情,醫生建議要移植骨髓,於是,張明龍便四處借債、貸款。 正在這個節骨眼上,薛嬌的母親又被查出直腸癌,張明龍只能將這筆錢剛借的8萬元用於給“準丈母孃”治療,可最後還是沒能救回來。圖爲堯堯和外婆在一起。

  看到張明龍爲自己、爲兒子、爲母親付出這麼多,薛嬌無以爲報,2016年11月11日,薛嬌嫁給了張明龍。婚後,張明龍帶着武靖堯看病無法正常上班,於是,他辭去了裝修隊穩定的工作,帶孩子看病之餘,他就跑到工地上做一些零散工作,能給家裏賺個生活費,一天最多能賺150元左右。圖爲張明龍和岳父在幹活。

  去年年末,武靖堯病情惡化,輸血已經不管用了,醫生下達最後通知:再不移植骨髓將直接威脅生命。於是,張明龍第二次和親戚朋友借錢、想方設法貸款,籌了40多萬元,這才順利給武靖堯做了骨髓移植手術。“我承諾過,哪怕砸鍋賣鐵,我都會盡全力給他治好。”張明龍說,就是這句對妻子的承諾,支撐着他走到今天,就算是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他也不後悔。圖爲病房裏的堯堯。

  儘管家屬和醫生們都齊心協力拯救武靖堯,但手術效果畢竟無法預估,武靖堯移植骨髓後血象一直沒有上漲,病情也在一天天惡化,無奈之下,醫生建議做二次移植。然而,過去的2年裏張明龍爲給孩子治病,該借的都借遍了、該買的都賣光了、該抵押的也都抵押了,一共欠了幾十萬外債,連現在的治療費都難以維持下去,更不用說高昂的移植和後期排異費。圖爲醫療費單據擺滿桌子。

  10歲的武靖堯也慢慢懂事,大人所不能承受的化療痛苦他都忍着不喊不叫,而對於繼父爲自己所付出的一切,武靖堯全都看在眼裏。“爸,你盡力了,真沒辦法的話我不怪你。”圖爲外公在陪護堯堯。

  聞聽孩子的話,張明龍心裏既激動又自責,激動的是孩子2年來第一次喊他爸爸,自責的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維持接下來的治療費用,可他現在是孩子和妻子唯一的依靠,無論怎樣他都不會、也不能放棄。(江雨)

  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