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启阵

我跟叶木喊山文字结缘已近十年!

十一年前,我以草根身份在新浪网开设博客,教书做冷僻学问之余,写些文史随笔和生活随感。因为不时被新浪博客编辑推荐至首页,读者渐多。

两三年内,先后应中国网、搜狐、网易、腾讯、凤凰等网络编辑的邀请,开设博客,俨然名博气象。

因此,有天南海北的读者,通过网络跟我用文字交流治学、写作等问题,交流或密或疏,或久或暂。

自然,以青年朋友居多。叶木喊山是其中跟我交流较多并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

开始时他还是湖北一所高校的学生,对文学写作有浓厚的兴趣,记得是他们学校文学社团的负责人。我从他的话语推测,他应该是一个性格偏于内向温和、言行较为安静的男生。

二零一三年五六月间,我收到他的一本散文集,名字叫《村庄》。

阅读了几篇书中文章之后,我在腾讯空间发了一则说说:“《村庄》,某医学院学生非正式出版的散文集,比多数作协会员写得好。因为文字纯朴,有真性情。”

惭愧的是,因为家里装修房子,我的藏书倒腾过一次,这本散文集已经不知去向。但是,我读过的书中几篇文章的内容,写他家核桃树的,写乡镇算命人的,诸如此类,我依然清楚记得。

除了文字纯朴、有真性情之外,西北地区艰苦生活环境里乡村人的忠厚善良品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北地区,我曾有过几次浮光掠影的观光旅游经历,感觉那是一片空旷而粗粝的土地。

读了叶木喊山的散文,我才了解到,其实那里的人,性情也可以很细腻,温和不输江南。

因为由衷的爱好与勤奋刻苦,这些年叶木的写作呈现了丰收景象。不久前,他告诉我,准备将自己近几年来所写的一类文字结集出版,有四五十万字之夥。

这类文字,像民间故事,也像小说。跟几年前的《村庄》相比,这本《月下访狐》,语言风格上一脉相承的同时,也略有变化,多了故事情节,少了议论感慨。

我以为,写得更有趣,更好看了。就我个人的阅读诉求而言,这本书有个好处:让我在感情上跟西北地区更加亲近了。

怎么个有趣、好看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之所言,开卷可证,介绍、转述将无异于画蛇添足。

最后,我只想对读者朋友说一句话:这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值得拥有!

2017年11月26日 北京六道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