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b.png宋朝在历史上有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科技发明与机械装置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件供奉于河北隆兴寺的转轮藏,是中国现存唯一10世纪可以转动的佛经书架,专家至今不能确定它的运作方式,而欧洲至少要到800年后的达芬奇时代才出现同类装置。blob.png隆兴寺,别名大佛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寺院占地面积82500平方米。位于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多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上图这座宋代二层建筑就是为安装转轮藏而设计,采用了大弯梁和插柱造手法,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blob.png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转轮藏建造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的一个。blob.png转轮藏通高10.2米,悬空竖立在低于地面的生铁轴托上。由于各方重力均等,使合力趋近于零,因而只要用两个手指轻轻一推,就会轻快平稳地转动起来,象征佛法犹如车轮辗转相传,永不停息。blob.png转轮藏殿梁架的结构用法也极为上乘。1933年,建筑学家梁思成前来考察时曾高兴到发狂,他不顾危险与尘污,手扶梁架欣喜留影并称赞:“转轮藏殿梁架的结构,可以说是建筑中罕见的珍品,木构建筑之杰作。blob.png繁复精美的榫卯结构犹如一座小宫殿一般,不输任何一座古建筑。除这件转轮藏外,隆兴寺还有国内最大铸铜千手观音、隋朝龙藏寺碑、悬塑倒坐观音等多处“全国之最”,每件若在其它寺庙必定都是镇寺之宝。blob.png这种建筑形制国内保存下来的甚少,主要有四川平武报恩寺华严店和北京智化寺藏殿的明代转轮藏、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和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藏经阁清代转轮藏、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内的宋代转轮藏,因此称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blob.png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阁内供奉闻名遐迩的宋代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俗称“正定府大菩萨”。它为北宋开宝四年(971)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像高21.3米,共42臂,除本身的两只手、眼外,在身体左右各有20只手,分别执日、月、净瓶、金刚杵、宝剑等法器。铜像身躯高大,比例适度,其形体之巨、雕工之细实为罕见,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blob.png隆兴寺被中国古建专家梁思成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鲁迅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中国最高的铜铸大佛“千手观音”。隆兴寺作为河朔名寺,历经千年,见证了唐宋至民国时期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隆兴寺是中国国内现存宋代建筑、塑像及石刻最多的寺院建筑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