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瓜,又叫地瓜泡,全株有乳汁,長達10餘米,匐地而生,觸地易生須狀不定根,形似巨型蜈蚣,故又稱匐地蜈蚣。因外形像枇杷,在湖北省部分地區等地稱地枇杷。

農村的“野地瓜”有多少人喫過?

特別是鄉下,只要留心就能看到,扒開地面的葉子,就能看到一排排或者一片的野地瓜,很好喫,很甜,還有藥用價值。一般喫紅色的,沒熟的不好喫。

農村的“野地瓜”有多少人喫過?

全株可用藥,藥用功能:祛風溼、通經絡、止白帶。藥用主治:慢性支氣管炎、風溼筋骨疼痛、腹瀉、痢疾、乳腺炎、水腫、月經不調、產後血氣痛、便血、瘰癧、接骨、跌打損傷、刀傷、瘋狗咬傷、癰腫、膿皰瘡、毒蛇咬傷。

農村的“野地瓜”有多少人喫過?

野地瓜的莖蔓柔軟而堅韌,一年生的莖蔓可承受30~40公斤的拉力,是編織筐簍及藤製工藝品的好原料。

農村的“野地瓜”有多少人喫過?

野地瓜還可作水果栽培,適合套栽在果園裏,使傳統的單季果園成爲雙季果園。亦可作觀果、觀葉吊掛盆景,柔韌翠綠的莖蔓瀟灑飄逸,具有“萬條垂下綠絲絛”的美景。綜上所述,野地瓜是集食用、藥用、綠化、觀賞於一體的多用途植物。

農村的“野地瓜”有多少人喫過?

野地瓜在果實成熟時期(6~10月)端午後,進行採摘,即使距離野地瓜20餘米外,也覺濃香撲鼻,馥郁可人,故又稱爲滿地香。

農村的“野地瓜”有多少人喫過?

野地瓜具有耐寒、耐旱、耐蔭、耐貧瘠、耐水溼等特性,即使植於寸草不生的砂石或石板縫隙裏,也會枝繁葉茂,綠意盎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