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風景,只在自己心裏

很多人並不明白,自己一生輸在了哪裏?

他說我喫苦了,也努力了,該用的力氣都用了,但人生依舊很灰暗很失敗,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一般的回答,要麼是方向不對,要麼就怪自己出身低賤,沒有可依賴的背景,關鍵時候無人幫扶一把。

這些理由放在今天,都成立。因爲大家習慣的認知裏,這個時代,就是拼爹的。沒有一個牛氣十足的爹,做什麼也不會贏。

其實這叫給自己鬆勁。當我們把一切的不是都怪罪給起點,怪罪給我們本有的不公平,無非就是兩個意義,第一是爲自己開脫,將失敗之責完全歸罪給我們的先天不足,歸罪給時代的不公不正。第二就是讓我們心甘情願地接受失敗,認命於現實。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覺得不完全是。

人生的風景,只在自己心裏

我們對成功的定義有很多種,對成功的評價尺度也有很多種。且不說這些標準是否適合我們每一個人,單就今天我們所說的成功,其本身的狹義已經嚴重製約了我們的思維。它的功利性目的性更是讓我們對成功二字有了曲解。

放下那些牛人的成功不談, 我們只談平凡的自己。

什麼是真正的成功呢?

我覺得具備以下三個要義,不管你的人生境況如何,也不管你取得不取得大成就,我們都可認爲自己是成功的。

一:我們要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或者說,我們一路走的路,喫的苦,是出於自願,還是被逼迫?但凡遵循於自己內心,出於自身主動性選擇,我覺得這條路就是走對了的。

二:我們行走的過程或者奮鬥的歷程,是否獲得了內心的充實,獲得了一種奮鬥的樂趣?

三:在攻克每一個人生難題時,我們是否有那種非常得意的成就感?

人生的風景,只在自己心裏

人生的風景,只在自己心裏。而太多的人,錯將人生的風景,寄託在別人的眼裏,依附在別人的評價裏。

自己是否有成就,不是自己說了算,而要看他人怎麼評定。

我們活人最大的錯誤,就是太過在意別人怎麼評說。我們總是聽不得別人非議我們,爲了少缺或斷掉這些非議,我們每邁一步路,都要先問問自己,這步走出去,別人會怎麼想,別人會怎麼說?

久而久之,我們活着,就變得完全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別人。

爲什麼一定要在乎別人的議論呢?有人說,人不是孤立的,人在世界上,哪能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你?可沒想清楚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這問題就是你是誰,你對於別人真有那麼重要嗎,別人真的在乎你嗎?你的奮鬥與不奮鬥關別人何事?

要牢記一句話,這個世界,決不是爲哪一個人建立的,大家都是芸芸衆生,大家也都很普通。沒有誰,會整天把目光盯在他人身上,不過是奮鬥的過程,或者打拼累了,需要休息了,偶爾聚一起,在談論各自人生的時候,偶然性地拿你來噹噹話題的佐料。

記住,他們是拿你來開心的,而不是拿你當榜樣的。

當你處在只能供別人尋開心的這份上時,你就要警醒,你還差得遠,你還需要艱苦而漫長的過程。

還要記住一點:沒哪個人是別人能議論死的。別人的唾沫再多,也飛不過一張飯桌。遠離開那張飯桌,回到你自己的本位上,再多的唾沫也攻擊不到你。

別人的非議阻擋不了你成功的路,但確可以影響你的心情,改變你的行程。我們無法阻擋住那些八卦嘴,但我們可以讓自己主動遠離八卦。

別人就是大讚你,同樣也不能真正成爲你人生成功的助推器。那麼你還在乎那些議論做什麼?

把自己交給自己,這纔是最最正確的。

人生的風景,只在自己心裏

除了別太在乎最好是壓根不在乎那些非議,另一點要做到的就是,別被一些虛無的名頭所誘,所迷。

要永遠懂得什麼纔是你真正需要的,什麼纔是對你人生真正有用的。

比如說寫作圈裏,有太多的人寫了半輩子甚至一輩子,發表無望,出版無門,最後在一番遊說之下,拿半生的積蓄去買一個書號,然後再交一筆費用,讓某家出版社給你出本集子。然後分發到親人或朋友羣中,說自己就是有成就有戰果的作家了。

我常常納悶,用這種方式來彌補人生的缺憾,滿足那點可憐的虛榮心,對人生,到底有什麼用?

什麼纔是最最有用的,什麼纔是真真有用的,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很多的人其實活了一輩子,還沒想明白。

包括那些爲正科級別副處級別,爲中職副高職等等耗盡畢生精力窮追不捨的人。

有時候我覺得,他們的人生真心可憐。

他們被別人用一根繩子吊住了性命,然後一生在那根繩子的拉動下,匍匐前行。就算最終達到了他們要的那些虛名,又有什麼實質性意義呢?

一旦跳開他所有的那個圈子,回到大世界中,去問問,有多少人在乎你什麼級別,多少人在乎你有什麼著作問世?

而你自己,爲了這些,卻差不多熬幹了一生。

人生的風景,只在自己心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