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游稽队长】,看更多游戏圈内幕!

作者:表弟

好多人都觉得游戏时长决定游戏实力,真的是这样吗?

表弟我玩《绝地求生》已经500多个小时了。

废墟这个地方依旧是没什么高手跳。

我拿着满配P92蹲死某个自以为从废墟里最后走出来的玩家后,我打开了地图。

嗯,水城枪声仍然在响,不能去,学校枪声刚停,不能去,P城就更不用说了,在田地上奔跑已经成了我无数把的青春。

我决定了,北上找船,开船进y城,看空投落点,Y城就算不在圈里,也不需要走多远进圈

果然,我找到了一艘小海鲨。

看航线我知道,Y城不会那么快来人。

我找了一间房子,在一楼放下了我唯一的急救包开始钓鱼。

感谢您送的满配M4和四倍镜。

感谢您送的药和手雷。

感谢您送的98K八倍镜。

收了几波快递之后,只剩14个人了。而我所在的房子有一半在安全区。

又蹲了一个圈后,最后的圈包括了我的房子和隔壁房子,我用我的4倍M4疯狂打把,最后只剩我和乘乱冲到隔壁房子的人。

哒.哒.哒....

他向我丢来了一颗手雷,我闪身躲进二楼阳台,关门的一瞬间就听到了,轰,的一声。

我心想肯定是个菜鸟,丢雷连插销都不会拔。

所以我果断冲进他的房子里,在拐角处看到了他,我一个侧身就是一顿扫。

游戏结束了....我是第二名,我一顿描边枪法让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我死在了一个菜鸟的枪下。

我也玩了500多个小时了,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我还是很菜,所以游戏时长跟游戏实力是不成正比的。

为什么说是不成正比,而不是不相关呢?

从不会玩到熟悉游戏的阶段,游戏时长越长实力越长;

从熟悉游戏到基本掌握阶段,游戏时长+思考学习才能带来实力增长;

从掌握到顶尖甚至职业水平,单纯玩游戏的时长已经和实力没啥关系了,只有不断的理论

总结+针对性专项训练才能提高水平。

玩游戏,每个阶段都不一样,根据阶段的不同游戏时长的作用也不同,所以我说不成正比而不是不相关。

不过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天赋”这东西,这个东西不得不服。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星际争霸》前职业选手,说他当年15岁打SC1,被誉为少年天才。横扫市内所有高校大学生。几个战网霸占天梯第一。

线下比赛获奖无数,WCG打入过全国总决赛。17岁那年线上联赛。

bo3被某马甲打的没有脾气,那种毫无还手之力的绝望。

后来加好友。

问,你多大啊?

15!

玩星际多久了?

1年!

可能现在很多人不知道SC1,用现在LPL作比较概括一下吧。

他差不多是混在中游战队主力的水平。和明星选手UZI之类还是有差距的。就是那种你见过,又叫不出名字的选手。

用sc里面比较的话,他最后玩的那两年。vs平台上pj,lx在lv19左右。他在lv17左右。

(中国星际第一人——LX)

线下比赛也在决赛和lx打过40多分钟,打到地图水晶全部枯竭。虽然输了还是能A的有来有回。

这样一位选手,被一个15岁,只玩了《星际争霸》一年的孩子打败,他是不能接受的。

因为星际这个游戏,不像moba类型,单独操作一个英雄,瓶颈在那里。高水平选手之间不会差距夸张的大。但星际的基本功很重要。

被一个只玩了一年的人打败,对他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天赋有多可怕,让我们看看中国《英雄联盟》第一人UZI

2012年,15岁的简自豪因为家中原因和父母搬到惠州的简自豪由于新搬家过来的学籍和转学的问题让他有了在家玩游戏的机会,而也是这样的机会让他有了接触游戏接触LOL。

他以惊人的适应能力迅速驰骋了这个游戏,在当时的四区战无不胜,迅速冲到了1700分。后来被虎妞发现并介绍到皇族战队,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两次S世界赛亚军L、PL冠军,2018季中邀请赛冠军、洲际赛冠军和表弟截稿前代表中国刚刚拿到的雅加达亚与会电竞表演赛的金牌,这些荣耀是很多职业选手倾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

当时一个年仅15岁的天才少年,就这么怀揣着对电竞的期待踏上了职业的征途。

在跟别的职业选手一样的游戏时长,一样的训练量的基础上,实力却比别人高的多,足以证明他的天赋有多可怕。

总之,游戏是艺术

脑子比体力重要。

心比脑子重要。

天赋比什么都重要。

艺术就是普通人就算玩一辈子也不是那块料。

工匠在这个领域是骂人的话。勤补不了拙。

任何有点深度的游戏,未必平衡,但肯定都会出一批颠覆创新,甚至制作者都没有想到的神人.....

这就和学习一样

大家都是做题,有的人就是做死题,做一道和做100道没什么区别,不会还是不会,没理解还是没理解,没反思,没换位思考能力,玩游戏也是一样。

游戏时长只是在游戏的初期,对实力上的提升有帮助,到后面还是靠天赋和理解,玩的再多你也不一定能成为UZI、科比、C罗,当然勤还是能补拙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