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最常見的癌症裏,胃癌排第二。雖然胃癌的高發年齡在 50~80 歲,但近 5 年來 19~35 歲的年輕胃癌患者數量比 30 年前翻了一倍,可見胃癌的預防有多麼重要。

哪些人更容易得胃癌、更需要做檢查呢?胃癌偏愛這些人如果是以下幾類人,就要小心了: ​​

1. 40 歲以上的男性:40 歲以上的胃癌患者佔胃癌總人數的 96% 以上,而男性患胃癌的幾率爲女性的 2 倍多。

2. 重口味的人:尤其是習慣喫高鹽、醃製、煙燻食物的人。

3. 胃有問題的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做過胃部手術,或有胃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的人。

4. 有家族腫瘤疾病史的人:例如爸爸媽媽得過胃癌、腸癌等疾病。

5. 有相關疾病的人:比如惡性貧血,因爲惡性貧血患者常常有萎縮性胃炎。

6. 生活習慣不好的人:比如長期吸菸、飲酒,不愛運動,肥胖等。

胃癌一般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衛生條件、不同的身體狀況都有影響。雖然大家不用對號入座,但也要足夠重視。

怎樣才能早發現呢?早期胃癌大多沒有症狀,或只有一些不太明顯的症狀,胃鏡是檢出胃癌的絕招。

怎樣預防胃癌呢?​

1.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對付任何疾病幾乎都適用,必須再重複一遍:多喫新鮮的水果蔬菜。低鹽飲食,少喫醃漬、煙燻類食物。戒菸戒酒。堅持運動,控制體重。

2. 控制幽門螺桿菌 研究顯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關係密切。有胃癌發生的高危因素(如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癌前病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應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查,如果是陽性的話,需藥物根除治療。有複發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其他原因需長期服用抑酸藥治療的人,也要檢查幽門螺桿菌,如果發現是陽性,同樣要根除治療。

3. 定期體檢,治療癌前疾病如果定期體檢發現了胃病的早期症狀,應該去消化內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對於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這些癌前疾病,以及術後殘胃,尤其是伴有腸上皮化生、上皮內瘤變(即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一定要規範治療並定期複查,別把小毛病拖成了大問題。

其實癌症之所以難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忽視了平時的檢查。等有症狀纔去看醫生,往往已經是中晚期了。

大家也不要談癌色變,不要對號入座,保持良好心態。讓我們一起做好預防,遠離胃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