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拓選址現場

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皋蘭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示範區

施工中的北拓選址現場

2018年 4月9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榮燦在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調研期間,提出了經開區跳出老城尋找更廣闊的區域開疆拓土、實現戰略重心轉移的構想。6月11日,市委常委會通過的《蘭州經開區皋蘭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示範區選址意見》和《關於促進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發展的意見》,明確了規劃建設皋蘭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示範區是經開區推進戰略重心向北轉移和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舉措。6月27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出臺了《關於促進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發展的意見》(蘭發〔2018〕19號),進一步明確了經開區“一區六園”空間佈局,規劃了皋蘭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示範區四至範圍。8月28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榮燦赴皋蘭縣實地調研了經開區皋蘭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示範區建設情況,指出經開區要增強責任意識,切實肩負起開疆拓土的新使命新任務,抓住示範區建設的重大機遇,讓示範區成爲蘭州新的投資發展熱土,努力使經開區實現創新成果倍增、經濟總量翻番、綜合排名提升的奮鬥目標,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爲全力建設好示範區,經開區確立了“一年起步實施、三年拉開框架、五年初見成效”的發展步伐。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委主要領導4月9日、8月28日調研精神,按照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要求,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優化要素配置,完善產業體系,加快開放開發,以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爲抓手,堅持穩步推進、示範創新,加快探索生態保護與項目建設的規劃實施、制度建設、投入機制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努力把示範區打造成爲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引領區、開放型經濟和體制創新先行區,使示範區建設成爲經開區轉型升級的新抓手、新支撐。

二、實施範圍

皋蘭尼麻沙溝以東、段家溝以西、連霍高速以南、北環路以北的100平方公里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示範區納入經開區管理,實現經開區“向北拓展”,形成“一區六園”的空間佈局。示範區由經開區負責開發、建設、管理,社會事務由皋蘭縣政府負責。示範區堅持開發建設與生態修復並重、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兼顧、集羣集約利用土地,創新示範區發展模式。

三、工作原則

(一)立足當前,着眼長遠

立足突破經開區發展空間不足和體制機制障礙的實際,把示範區開發建設與促進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把握好開發節奏、時序和強度,明確功能分區,優化空間佈局,集聚生產要素,促進經濟發展。

(二)規劃先導,基礎先行

充分發揮規劃的先導作用,探索土總規、城總規、產業規劃等多規合一模式,堅持統籌佈局、適度超前,優先推進交通、能源、給排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高起點、高標準編制規劃,嚴格執行規劃。

(三)生態優先,產業跟進

注重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依託自身優勢,圍繞發展重點,強化政策引導,促進各類企業及要素資源向示範區有序轉移。堅持把發展抓項目作爲示範區建設的重中之重,圍繞打造現代產業集羣,加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支撐和帶動示範區發展。

四、實施步驟

(一)一年起步實施

到2019年,示範區建設啓動實施。重點完成起步區土方平衡測繪、土地適宜性評價、安全評估、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響評價報告、建設用地壓覆礦產評估報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文物影響評估報告等相關工作,編制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完成示範區指揮部辦公室建設。

(二)三年拉開框架

到2021年,示範區生態修復、土地開發整理、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相對完善,要素資源的吸納能力進一步增強,產業體系和示範區框架初步形成。

(三)五年初見成效

到2023年,基礎設施基本完備,多元產業支撐體系基本形成,示範區功能趨於完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基本建成以生態修復爲基礎、以產業發展爲支撐特色鮮明的宜居、宜業、宜遊的示範區。

五、工作進度

(一)統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自今年4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榮燦同志調研經開區時提出經開區要拓展發展空間、開疆拓土、深化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戰略重心轉移構想以來,經開區積極行動,加強與市級相關部門的銜接溝通,切實貫徹落實好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6月12日,經開區黨工委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6月11日市委常委會通過的關於《蘭州經開區皋蘭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示範區選址意見》和《促進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發展的意見》主要精神,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深刻認識到規劃建設經開區皋蘭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示範區,是市委、市政府着眼於蘭州的長遠發展,加速老城區拓展發展空間、與新區相向發展,形成新老城區聯動發展的良好態勢的重大部署;是着眼於經開區的長遠發展,突破空間不足和體制機制障礙,推進戰略重心向北轉移和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舉措。經開區堅決服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提振信心,凝聚共識,主動作爲,積極協調,認真梳理和全面啓動各項前期工作,將示範區建設作爲經開區發展的重大機遇,努力打造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6月27日市委、市政府《關於促進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發展的意見》(蘭發〔2018〕19號)(以下簡稱《意見》)文件正式下發後,經開區黨工委召開擴大會議,認真學習《意見》全文,逐條理解《意見》內涵,喫透文件精神實質,統一思想認識,形成工作合力。專題研究了規劃編制、組織機構、工作分工與對接、指揮部建設、經費人員保障等重點工作。

(二)制定方案,細化任務分工圍繞貫徹落實《意見》精神,結合市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創新成果倍增、經濟總量翻番、綜合排名提升”的奮鬥目標,起草制定了《關於促進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發展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責任分工。同時,還研究制定了《皋蘭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示範區建設前期工作方案》,明確了實施範圍,提出了“一年起步實施、三年拉開框架、五年初見成效”的實施步驟,梳理細化了37項前期具體事項。其中:11項調研類事項、11項審批類事項、15項準備類事項。確定了16項近期重點工作,明確了工作時限和責任部門,確保前期工作有序紮實推進。確立今年的主要工作是:示範區建設啓動實施,重點開展“多規合一”規劃的編制和銜接、起步區土方平衡測繪、土地適宜性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安全評估、水土保持方案、建設用地壓覆礦產評估報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文物影響評估報告等相關工作,編制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示範區指揮部建設。

(三)健全機構,強化工作力量市委《意見》下發後,經開區立即成立了以經開區黨工委主要領導爲總指揮的皋蘭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示範區指揮部,負責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示範區建設的決策部署。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經濟發展組、規劃國土組、開發建設組和招商引資組五個工作小組,明確了工作職責和工作人員。根據經開區、皋蘭縣合力推進皋蘭生態修復與產業示範區建設座談會精神,經開區對指揮部組成人員和機構進行了補充完善,新增了徵地拆遷與執法組。同時,在組成人員中充實了皋蘭縣委、縣政府、發改、建設、國土、規劃、土地執法、皋蘭園區、九合鎮相關部門領導和幹部,明確工作任務,落實了工作時限,爲指揮部順利開展工作奠定了基礎。

(四)認真謀劃,科學調查研究多次與市發改、規劃、國土、規劃院等部門以及皋蘭縣積極對接,對示範區實地調研,進行基礎數據收集。與市發改委充分溝通,圍繞拓展發展空間、深化體制改革提出思路建議,報送市發改委,爲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促進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發展的意見》提供決策依據。同時,經開區領導班子和部門幹部多次集體實地查看忠和鎮的鹽池村、九合鎮的金沙村、朱家大坪以及安高公路沿線等地11個村鎮基本建設現狀,確保底子清、情況明,爲下一步的“多規合一”規劃編制和土地開發整理做好基礎性的鋪墊。

(五)區縣合力,確定起步區域按照“總體規劃、梯次推進、循序開發”的原則,在皋蘭縣大力配合支持下,我們對100平方公里的土地認真勘察,瞭解土地現狀,並多次與市國土、規劃溝通,全面掌握目前該區域的土地利用和地類現狀、土地規劃和性質,考慮到示範區範圍內只有金沙村片區是有條件建設區,有相對完整的現狀建設用地(範圍約1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約4平方公里),臨近北環路,基礎設施配套相對便捷,且拆遷難度小,易於近期內開發區建設。爲此,將九合鎮金沙村確定爲示範區的起步區和指揮部所在地,指揮部辦公室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已完成建設初步設計,正在做地基的夯實和平整工作,力爭年底前建成。起步區確定後,爲了制止和打擊違法建設現象,結合市環保督查要求,皋蘭縣組織專門力量對起步區範圍內的24萬平米的違法建設進行強制拆除。

(六)突出規劃,強化重點銜接積極收集梳理基礎數據,加強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銜接。目前,整理彙總了皋蘭縣“多規合一”、土地利用規劃,示範區範圍11個村土地利用規劃及現狀、鹽池片區土地平整邊界示意圖、部分衛星影像圖。梳理了九合鎮土地利用現狀地類面積統計數據,主要包括自然資源、總人口(4302戶、14641人)、村莊(涉及約11個村莊)、基礎設施(1條安高公路、1條輸油氣管道、1條高壓線走廊,鹽池片區自修部分道路)等情況。同時,積極開展示範區1:10000、1:2000的地形圖測繪,勘定示範區地界,確定天斧沙宮地質公園範圍。與市國土局對接了示範區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及土地利用指標等相關事宜。

(七)加大宣傳,形成開發熱土藉助第24屆蘭洽會的交流平臺,加大示範區宣傳,持續營造經開區拓展發展空間、推進戰略重心轉移的濃厚氛圍。同時,在外出招商、展會推介等活動中,積極向客商宣傳示範區,力爭在較短時間內將示範區打造成開發的熱土。

六、下一步工作重點

(一)加快規劃編制

在已經完成示範區地形圖測繪的基礎上,與市規劃局、市規劃院、市測繪院進行對接,將示範區的空間規劃納入蘭州市五版城市規劃範疇,並與同濟大學規劃院、中規院、深圳規劃院、江蘇規劃院進行深度對接,加快開展示範區產業規劃、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多規合一”規劃編制。力爭9月下旬完成規劃招標,年底完成規劃初稿。

(二)着力推進起步區建設

進一步加強示範區範圍內徵地拆遷和亂建、亂搭等違法建設行爲的清理整治力度;積極與市國土局對接,爭取土地指標優先考慮經開區;開展起步區土地儲備事宜;啓動起步區範圍內的土地開發整理和徵用工作,爲下一步項目快速落地做好準備工作;積極對接市建設局、皋蘭縣政府、安寧區政府,加快示範區道路建設和水、電、氣、暖等基礎設施建設。

(三)做好基礎性工作

儘快完成起步區土方平衡測算,開展示範區土地適宜性評價、未利用地開發評估,積極協調皋蘭縣國土局開展示範區土地報批。同時,積極推進起步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安全評估、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響評價報告、建設用地壓覆礦產評估報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文物影響評估報告等相關工作。

(四)形成工作聯動機制

加強與市發改、規劃、建設、國土等相關部門以及皋蘭縣政府、安寧區政府的對接交流,健全完善示範區聯席會議制度,強化“一家人”的思想共識,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形成合力,加強信息共享,不斷梳理完善示範區基礎資料、基礎數據,及時與協商解決示範區規劃、建設、土地中存在的問題,共同推進示範區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