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紅像 新華社發

【爲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我宣誓:我志願成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獻身於崇高的人民公安事業,堅決做到對黨忠誠,矢志不渝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4月3日上午10點,年輕而又堅定的聲音迴響在上海市澳門路顧正紅紀念館上空,一場新警入職宣誓儀式在顧正紅烈士雕塑前莊嚴舉行,40位平均年齡25歲的人民警察與20歲的顧正紅同心同志:爲革命理想努力奮鬥,爲人民幸福不怕犧牲。

顧正紅的生命只走過20個春秋,但這位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卻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共產主義戰士的英勇無畏之歌。

跟隨母親逃荒至上海的顧正紅在1924年參加了中共地下組織開辦的補習學校學習,加入滬西工友俱樂部,受到鄧中夏、惲代英等人革命思想的影響,成爲俱樂部中的積極分子。1925年2月,上海22個日本紗廠的4萬多工人舉行大罷工,反對日本資本家無理開除工人。5月15日,內外棉七廠日本資本家關閉工廠,拒發工資。在中共地下組織的領導下,剛剛入黨3個月的顧正紅帶領工友與廠方鬥爭。面對持槍的敵人,顧正紅挺身站在工人隊伍的最前頭;在被日本人子彈射殺之時,顧正紅怒視敵人,高喊:“工友們,大家團結鬥爭啊!”5月16日,身中數槍的顧正紅因傷勢過重而犧牲。顧正紅的壯烈犧牲,成爲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的導火線,反帝愛國運動像烈火一樣燃遍整個上海,席捲全中國。

顧正紅犧牲時年僅20歲,他的生命來不及留下太多的印記,但他用最絢麗的青春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烙下了永遠的輝煌。顧正紅紀念館副館長張謙介紹說:2008年5月30日五卅運動83週年紀念日那天,顧正紅紀念館在其殉難處原址建成開放。紀念館總面積1300平方米,全館由顧正紅紀念廣場、館內陳列、顧正紅烈士殉難處三部分組成。展館分上下兩層,陳列內容由“黑暗的舊中國、苦難的童年”“在日商紗廠做工、二月罷工的烽火”“顧正紅慘案”和“五卅運動”四個部分組成,二樓展廳設有廉政教育宣傳欄,並配備電子宣傳屏幕,全天滾動播放宣傳片,另有顧正紅銅像、實物展品和文獻資料等。

英烈的生命定格在93年前,英烈的精神卻激勵着一代代後來人。張謙說:近幾年,前來紀念館參觀的人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多,參觀總人數以每年50%的數量遞增。紀念館也開展了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主題黨課活動,發揮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

“讓烈士的精神紮根在我們的心裏”“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我們更要繼承英烈遺志”“奮鬥的時代,依然需要像顧正紅一樣捨身忘我、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顧正紅紀念館的留言簿上,寫滿了參觀者們的感悟。

(本報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 本報通訊員 魏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