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什麼說要允許自己爲人,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呢。很多人都說,我們要控制負面情緒,要樂觀面對每一天。

文/於升升成長

01

2019年4月17日21時58分,一位母親報警稱自己的兒子跳橋自殺了。等民警到場後,在盧浦大橋下方世博大道中心綠化帶內發現17歲跳橋輕生的孩子,發現時,孩子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而發生這一次悲劇的原因,卻僅僅是因爲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母親批評,趁其靠邊停車時,跳下了大橋。
孩子被母親批評後跳橋?誰都不應該再成爲負面情緒的犧牲品

一時間,網友們又炸開了鍋,有人說這件事不全是孩子的錯,也許是這位母親長期的教育問題和語言不當刺激了孩子做出傻事。也有很多網友表示,現在的青少年心理素質太脆弱,情緒管理能力缺失。

視頻中,車子停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中央,母親走到車下隨即又上車,孩子趁其不備掩面跳下大橋。母親的無故停車,母子之間存在爭吵,孩子的一時衝動...也許大家猜得都對,但無論孰對孰錯,我們必須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那就是誰都不應該再爲負面情緒買單了。

情緒發作一時爽,但會需要我們在懺悔中度過餘生。

02

人人都有負面情緒

心理學上把這些涉及到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爲負性情緒(negativeemotion),有時又稱爲負面情緒。之所以咪蒙的文字生命力如此強大,可以在短時間內爆炸式成長,就是因爲現代人有太多太多隱祕的悲傷與痛苦了。

抑鬱症患者如何自愈?

當面臨沒有把握、無法控制的事,怎樣緩解巨大的壓力和焦慮感?

你在什麼時候覺得自己的悲傷深不見底?

把情緒訴諸於網絡上,是在成長以後,我們給自己安裝的一個保護殼。我們在咪蒙們的文字間找到自己的影子,但也在深淵裏面陷得更深。

正如著名哲學家尼采所說,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着你。

負面情緒就像一個採集器,你不斷地把焦點給到它,它長會越長越快。

孩子被母親批評後跳橋?誰都不應該再成爲負面情緒的犧牲品

03

負面情緒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

1.負面情緒的強傳播性

前幾天,在江歌去世885天以後,劉鑫再次挑釁江媽媽,嘲諷江歌事件熱度降低,江媽媽無法在社交網絡扛起爲江歌討回公道的大旗。

這一次,絕大多數的網友還是站在了江媽媽的一邊,紛紛都留言要讓劉鑫儘快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曾幾何時,因爲江歌一案一直懸而未決,江媽媽不停在微博上尋求大衆幫助的時候,有一部分的網友點出,江媽媽不應該在網絡上煽動大衆情緒。

知乎平臺上也一度充斥着這樣的問題,

爲什麼你越來越不喜歡江歌媽媽?

江歌媽媽,你夠了!

江歌媽媽真的變了嗎?

由此可見,網絡和媒體的普及,讓一個人的事件變成了全民的事件,一個人的情緒也足以感染全民。

而情緒是一把雙刃劍,當我們懷着正面的情緒去推動一些事件時,我們相信衆志成城,可以凝結多人的力量去創造奇蹟。但更多時候,我們容易被負面情緒牽引,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行爲。

所以即使在瞭解江歌一案,江歌無辜慘死,江媽媽悲痛無助的情況下,也還是有一些網友站出來點出了這次事件當中傳達出來的隱憂和顧慮。

負面情緒,如憤怒,仇恨,鄙視,嫉妒等等,一旦通過媒體發酵,就可以釀成一場網絡暴力。負面情緒的強力傳播性,使它們能夠無孔不入,帶着排山倒海之勢,席捲被生活裹挾着的人們。

2.負面情緒中的"維特效應"

影響力權威研究教授羅伯特·B·西奧迪尼在他的《影響力》一書中曾經提到"維特效應"。維特效應是指德國著名文學大家歌德的一部作品《少年維特的煩惱》,該書講述了維特不幸的戀愛經歷和遭遇的種種社會挫折,該書轟動一時,並引發了一陣可怕的自殺熱潮。一部小說,一個虛幻人物,卻引得很多人效仿,自殺,爲什麼會這樣?

因爲負面情緒會傳染。

人生本就艱難,在自己的生活圈,一地雞毛,轉頭看別人的生活,也不過如此。當生活澆滅了希望,死亡就會變成解脫。

房價居高不下,孩子上不了學,天價的培訓班,老家無依無靠的父母,天天忍氣吞聲的上着班。一樁樁,一件件,無不變成壓在成年人心中的大石頭。這種時候,負面情緒也就成爲了壓死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孩子被母親批評後跳橋?誰都不應該再成爲負面情緒的犧牲品

3.負面情緒影響身體機能

我們以爲的身體器官的問題,往往藏在自己的情緒裏。

有研究表明,僅僅因爲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人的身體機能就會產生如下影響,①心跳加速,血壓升高,長時間導致心率過快②胰臟,肝臟和脂肪細胞輸出功能遭受影響,血糖升高,胰島素水平下降,容易患糖尿病③血液會從腸道流向四肢,消化功能減弱,影響飲食健康④體內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轉化率低導致的血壓過高⑤細胞再生速度減慢,容易提前衰老⑥有害物質影響睡眠質量,導致身體不能正常再生

...

許多的健康問題其實都是我們的情緒問題。我們身邊也常常有這樣的案例,心情不好,買醉,抽菸,暴飲暴食,回過頭,情緒依然低落,身體也跟着搞垮了。

正如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所說,我們之所以感到疲勞,是因爲我們的情緒使我們的身體緊張。

身體機能和精神力其實是一個統一的操作系統。舉個例子,當你在足足睡夠八個小時,沒有額外高強度運動的情況下,依然天天感覺到勞累。這就並不只是因爲睡眠不足,休息不夠的問題了。很大原因在於你沒有掌控感,無法在生活中得到樂趣和希望,潛意識中的無力和焦慮感纔是吸乾我們身體和精神力的罪魁禍首。

孩子被母親批評後跳橋?誰都不應該再成爲負面情緒的犧牲品

04

既然,負面情緒危害這麼大,我們要如何才能和它和平共處?

首先,允許自己爲人,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

爲什麼說要允許自己爲人,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呢?

哈佛幸福課的主講導師塔爾博士在課上和他的學生講過何爲允許自己爲人,大概的意思是,"你們不要覺得我是教授積極心理學的老師,就表示我沒有情緒,沒有奔潰。沒有情緒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還有一種,就是死人。所以,要管理自己的情緒,首先要允許自己爲人,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

常常聽到身邊的人對我們說,你爲什麼總是哭,哭又解決不了問題!別再唉聲嘆氣,搞得人很煩!

讓我們錯誤地以爲,強大的人都是沒有情緒的人,時常攜帶情緒的只有自己。這樣的假想只會讓自己在負面情緒中孤立無援,找不到突破口。

去年一則新聞,一男子在華山棧道上解開安全鎖跳崖,表面上的風平浪靜,轉頭跳下萬丈深淵。

孩子被母親批評後跳橋?誰都不應該再成爲負面情緒的犧牲品

很多人都說,我們要控制負面情緒,要樂觀面對每一天。我們逼自己在他人面前展現風平浪靜,但轉過身暗自舔傷口的也只有我們自己。

成年人的奔潰不是說來就來,允許自己爲人,允許自己有情緒,是我們和自己和解的第一步。

日本著名導演北野武也曾經說過,人生最重要的結局是,我們終有一天,要學會和自己,和這個世界達成和解。無論它在你看來美麗,或醜陋。

其次,進行-冥想,不做"滾筒洗衣機"

我們總是容易被自己的情緒過度捲入。也就是說,我們的心理狀態就像一個滾筒洗衣機,一旦開啓,就會把內在的平靜攪亂。而有專家表示,超過80%的精英人士,都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靜修和冥想。這種訓練的目的就是培養我們對內部和外部世界的覺知力量,使自己從紛亂的大腦狀態抽離,用旁觀者的眼光觀察自己和世界的關係。

柏拉圖曾將我們的大腦比作牢籠:我們的想法像鳥兒,在大腦的牢籠裏飛來飛去。爲了讓鳥兒安定下來,有時,我們需要的恰恰是一段漫無目的的平靜時光。

比如,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就非常熱衷於冥想。通過冥想,我們可以讓思緒和身體同時安定下來。而深度的寧靜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專注力,還可以讓我們高速運轉的思維情緒停下來。

下一次衝動時,我們也就有能力讓魔鬼停下來。

孩子被母親批評後跳橋?誰都不應該再成爲負面情緒的犧牲品

最後,提高逆商,鍛鍊自己的情緒復原力

保羅•史託茲博士在他的《逆商》一書中提到,逆商表示挫折承受力的指標,反映的是人們面對逆境和挫折時的心理狀態和應變能力。也就是說,同樣程度的壓力和挫折,逆商更高的人就更容易從中調整復原。這就解釋了爲什麼有些人在遭遇了巨大挫折以後,還能夠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而情緒復原力指的是,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處在負面情緒中時,要時刻調整自我,排解內心的不良情緒,儘快讓自己從負面狀態中復原。

比如,商界的傳奇人物史玉柱,當年,他憑藉巨人漢卡和腦黃金迅速騰飛,但也因爲巨人大廈而迅速隕落。但史玉柱並沒有放棄。他說,所謂真正的艱難,不過是沒有了再來一次的勇氣。所以,在蟄伏几年以後,他帶着"腦白金"強勢迴歸。

牛人的生命中同樣曲折艱辛,但他們能夠不被巨大的壓力和負面情緒壓倒,無論內心多痛苦,他們依然可以鬥志昂揚。

所以我們都要做一個內心有力量的人,碰到痛苦時,和自己和平相處,也和身邊的人和平相處。畢竟誰都不應該再成爲負面情緒的犧牲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