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兒童學習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並自己判斷正誤。而不僅僅去阻止兒童的破壞性行爲!】

很多人以爲愛孩子就是替孩子做本該由孩子自己練習成長的事情,這樣被養大的孩子自然無法成長起道德自律與責任心,因爲他們從來都沒有體嘗過爲一件事負責任的感覺!

【好的老師不僅要考慮什麼樣的兒童最容易管理,最重要的是考慮什麼樣的成人對未來社會的作用更大】

隨着很多內心需求沒有被得到滿足而且社會技能相對匱乏的孩子來到學校後,班級紀律成爲了老師最大的挑戰。在幫助兒童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心力的人根本無瑕顧及“未來人”這麼遙遠的教育目標,大部分人選擇了趕緊把當下的問題先解決了再說。然而這樣解決問題的方式,並不能使兒童通過某個事件獲得能力的提升。

【如果他人替兒童管理他們的行爲,那麼兒童就不能學會自己調節自己的行爲】

這種“錯誤”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成人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手段來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爲。但大多數人只顧着告訴孩子“你不可以……”而忘了告訴孩子“你可以……”

【一個擁有道德自律的人,不會爲了得到同伴的接納而參與不當的集體活動】

的確是這樣,擁有道德自律的孩子他們的自主並非是隨心所欲做決定,而是在不受任何獎勵和懲罰的影響下,通過考慮相關因素,自己作出是非判斷。

【如果一個孩子因爲犯錯誤而僅僅受到懲罰,那麼,這個孩子可能只學會瞭如何避免懲罰】

這是基於人類生存的本能而來,很多人都在童年幹過類似的事情。大人不讓做的事,明知故犯但選擇跟大人鬥智鬥勇,所以一味的懲罰會把孩子推向不誠實的邊緣!最好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具備綜合相關因素,分析判斷在某個當下這件事情爲什麼不能做,唯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成爲道德自律的人。

(聲明:以上內容源自對《兒童紀律教育》一書的感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