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都有過大腦供血不足的經歷,比如:有時候從座位上站起來,眼前就突然黑了,感覺天旋地轉,要緩上好大一會兒;常常說暈就暈,感覺自己身體比“林黛玉”還虛弱…

總覺得頭暈,腦供血不足,這是什麼原因呢?

今天,就由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名師裴學義(1926-2017),給大家講講——頭暈怎麼辦!

起立時頭暈?多是氣血不通!

腦供血不足在5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很常見,屬於腦血管病,但比腦卒中、腦梗死等病情要輕,現代科學認爲這是人腦中某一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以致造成了腦功能的障礙。

而在中醫看來,這實際就是氣血運行不暢的結果。

中醫認爲,慢性腦供血不足屬於“眩暈”、“頭痛”等病的範疇之內,由此也能知道,腦供血不足最主要的症狀表現就是頭暈、頭痛。

中老年人年紀大、氣血相對來說較爲匱乏,在年老體衰之時,氣血又瘀滯了,慢慢地,腦就會供血不足。

中醫治療這類疾病會採用標本兼治的方法,治本就是養氣血,通過藥物、食療補足氣血;治標就是通過活血祛瘀,解決頭暈、頭痛這些外在症狀。

從兩方面入手,徹底改善大腦供血不足的情況。

90歲老中醫推薦養生操:每天梳頭髮,解決氣血瘀滯問題。

方法很簡單:每天梳頭髮就可以,按照我教的梳頭方法(見後文),每天早晚做一遍,長期堅持,恢復身體裏的氣血,頭暈的症狀就能改善了。

雖然方法很簡單,但長期堅持下來可是很考驗人的耐心的。不過,一旦堅持下來就會帶給你很多驚喜、好處。

實際上,我每天早晚也都會按照這個方法梳頭,一直堅持了幾十年。我現在90歲了,人們看到我不免要驚歎一下:

“裴老,您看您已經這麼高齡了,不僅氣色好,頭髮還這麼濃密黝黑,比我們年輕人還好,是如何保養的?”

要想讓頭髮濃密、黝黑,年輕時可以多補充營養,多護理護理頭髮;但到了我這個年紀只靠這些已經不行,各項生理功能都在減退,單純地補充營養已經無濟於事,必須從根本上護理頭髮。

而發爲血之餘,這時就要注意調氣血來營養髮質,而我養氣生血的方法之一就是每天早晚梳一次頭。

這裏也揭示了氣血對身體的重要意義,所以很多中醫理論都在強調,養生就是在養氣血。

根據中醫的理論,頭爲諸陽之會,身體裏的氣血都會奔着頭去。

所以,頭最怕堵,一旦出現氣血瘀滯,心血管疾病、腦梗死之類的問題就會找上門來。

這時候用手指梳梳頭,按摩按摩頭皮,頭部頓時就能感受到一陣清爽,慢慢堅持下來,每天早晚做一遍,到時就會發現脫髮、白頭髮、頭髮稀少、頭皮屑嚴重等頭髮問題,以及頭暈、頭痛等心腦血管問題竟然基本上都解決了。

所以,我可以很誇張地告訴你,梳頭就是能消除百病。

那麼,應該如何梳頭呢?

我們用手直接當梳子,雙手手指微微打開,彎曲,呈現出放鬆狀態,同時插入頭髮中間,從額頭髮際開始向後梳攏頭髮,直至到達後髮際。

梳頭髮的時候,動作要儘量柔和,從前往後揉上二三十次就行。

一邊梳頭髮,手指的各個指肚還要同時揉搓一下頭皮,慢慢在頭皮上移走,每動一步,就按一下,用一點勁就可以。

起立時頭暈?多是氣血不通!

我們的頭上有幾十個穴位,頭皮上每一點的按壓,作用其實就相當於鍼灸。

但不懂中醫也不用費心去找到底是什麼穴位,一梳頭那些穴位其實就都“一網打盡”了,感覺到哪兒一點有點疼,就說明那裏有阻塞,然後反覆揉上幾下。

尤其是發現了結節、疙瘩,更要格外注意,一定要堅持把這個瘀滯點慢慢揉開。

堅持這樣按摩之後,氣血就上來了,血液循環也會變快,氣血瘀滯的情況也就得到了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