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8年3月28日,霧霾沙塵齊聚北京。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中新網4月19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在今日的生態環境部例行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劉友賓指出,專家們認爲目前北京的大氣污染防治屬於戰略相持階段,已經初步告別了敵強我弱的階段,但還沒有達到完全擺脫自然條件約束的境界,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3月份雖然有些污染的天數,但是明顯污染的峯值在降低。

生態環境部今日召開4月例行新聞發佈會。會上有記者問:前幾天生態環境部公佈了3月空氣質量,PM2.5濃度反彈,今年以來又發生污染天氣,我想問一下原因在哪裏,該如何解決。

劉友賓表示,大氣環境質量是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今天是一次污染過程,大家也感覺到了污染程度應該說比過去要輕得多。3月份雖然有些污染的天數,但是明顯污染的峯值在降低,所以大家感受到的強烈程度比原來有所緩解。

劉友賓指出,大氣污染防治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可能分三個階段,就是開始的敵強我弱階段,這個階段我們雖然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成效一時顯現不出來,這時候需要堅定信心,持之以恆。第二個階段處於戰略相持,這個階段非常艱難困苦,我們的工作不斷有成效,但是離人民羣衆的需求和期望仍然有差距,而且空氣質量還會受到溫度、氣象條件影響,特別是在氣象條件不利的時候,空氣質量狀況就會有波折、波動。第三個階段是通過更多的努力,我們能更好地擺脫氣象條件的限制或約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能取得更高階段的勝利。

劉友賓介紹,根據北京市的情況來看,專家們認爲目前這個階段應該是屬於戰略相持階段,已經初步告別了敵強我弱的階段,但還沒有達到完全擺脫自然條件約束的境界,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過去幾年的數據表明,北京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持續改善,但是波動還是比較明顯的。2013-2017年,北京市1-3月PM2.5平均濃度分別爲124、114、93、69、84微克/立方米,平均爲97微克/立方米,2018年1-3月平均濃度爲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1%;3月份PM2.5平均濃度分別爲107、96、87、93、63微克/立方米,平均爲90微克/立方米。2018年3月PM2.5平均濃度爲88微克/立方米,基本處於過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

劉友賓表示,氣象專家們對3月份的北京氣象條件做了深入的分析,3月份北京的氣象條件處於非常不利的狀態,大氣污染擴散條件是6年來歷史同期最差,地面平均風速僅爲1.2米/秒;中層北風頻率僅爲22.6%,遠低於常年50%的水平;中層溫度顯著偏高,在3月11號到15號這次污染過程中,北京市遭遇了近20年來最強的一次逆溫,導致污染物快速積累。

此外,今年北方地區長時間沒有有效降水影響,沙塵天氣有所增加,3月份北京市先後出現了兩次沙塵天氣。另外一方面,3月中旬以來一些錯峯生產的行業逐步恢復生產,工業污染物排放量增長較大。受以上兩方面因素影響,3月份PM2.5濃度同比上升,但還是處於過去五年同期的平均水平。

劉友賓指出,3月份北京的空氣質量變化,正說明了大氣污染治理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鉅性,提醒我們應該持之以恆、堅定不移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藍天保衛戰,不能因爲大氣十條取得一些進展而有任何鬆懈。一定要看到打好藍天保衛戰是一場艱鉅的複雜的戰役,現在到了啃硬骨頭的時候,我們既不能放鬆要求,同時也不能喪失信心。一定要按照黨中央的部署,持之以恆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天不幫忙,人更要努力,不管風雲如何變換,都要持之以恆做好自己的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