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被一張圖片刷屏了,內容是敘利亞的外長坐在聯合國的休息室裏,獨自一個人在沉默,有人說看到這張圖,才真切的明白,我國從那個一窮二白的時候走到今天是多麼的不容易,那些在爲我國解放戰爭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是何等的偉大。

今天,我們就從一個老兵的抗戰故事說起,借這位英雄的故事窺探一下,那些崢嶸歲月裏,我們的先烈們,到底替我們經歷了什麼!

這位抗戰英雄老兵叫做:李根石,跟數萬萬投身14年解放戰爭的人民英雄們一樣,但卻又有些特別!他參軍當年僅僅19歲,當時正在學校讀書,據老人說當時他就讀的學校在當地是很好的學校,但是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

在1938年的時候,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已經蔓延到了這所學校,爲了在戰場上取得優勢,日軍把這所學校當成軍隊高管的住宅,用12枚炸彈炸燬了學校,迫不得已,老人像其他學生一樣,離開了教室,走上了戰場。

後來有人問老人,在抗日戰場上有什麼難忘戰役,老人想了想淡淡的說:

那應該是42年的時候吧,那年康剛打春,天氣還冷,老人帶領的一個營,與兩個小隊的日軍相遇了,雖然老人所在的營兵力比日軍強,但是日軍擁有更加完善的裝備,慘烈的戰鬥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打響了。

日軍在強烈的炮火的掩護下,在戰鬥中佔據優勢,老人所在的營卻陷入被動,爲了消減這種劣勢,老人決定整個營上刺刀,與日軍打白刃戰。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沒有了炮火,沒有了槍聲,只有刺刀碰撞在一起的聲音,就在這種情況下,老人所在的營艱難的反擊着,終於等到了支援部隊的到來,經過這次白刃戰,老人所在的營損失很大!

後來的戰爭中,老人跟隨着大部隊,打下了大大小小無數的戰役,最終將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了祖國的土地。這場抗戰給老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在抗戰勝利後,老人光榮退伍返鄉,隨着年齡的增長,當年在戰場上受過的傷帶來的影響漸漸凸顯出來,老人的身體越來越差。

但是,老人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人民的戰士。根據老人的家人回憶,老人在休息的時候,會說夢話:“打啊!接着打啊,不做亡國奴!”在場的人聽到這句話之後,瞬間心顫了一下,多麼樸素的5個字啊,卻話已經深深紮根在老人的心裏,哪怕歲月讓他們不再健碩,但卻沒有改變他們始終如一的決心!

我有時候就在想,我們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啊,“不做亡國奴”簡簡單單的5個字,卻有着讓數萬萬好男兒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力量!感謝那些先烈,正是因爲他們,纔有了今天的和平。對此,你覺得那?歡迎一起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原創,文/提手止)

相關文章